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國內 >

風吹雨淋損毀! 寧夏海原唐代石窟及所屬文物被“忽視”

新華每日電訊 | 2021-04-21 08:48:01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地處西北內陸腹地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歷史上屬于古代絲綢之路要沖,西夏王陵、水洞溝、須彌山石窟等歷史遺跡遠馳名,但除此之外,還有龐大的歷史遺跡如璀璨繁星般散落在寧夏境內。

以地處寧夏中南部山區(qū)的中衛(wèi)市海原縣為例,當?shù)赜写笮v史遺跡數(shù)百處,其中的一大批石窟群落,是須彌山石窟的分支和延續(xù),在絲綢之路形成發(fā)展、地區(qū)民族交流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此前走訪這些石窟群落中的代表——始建于唐代的金佛溝石窟群、元龍山石窟群等地發(fā)現(xiàn),雖然它們已被列為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且納入了當?shù)厝蚵糜伍_發(fā)規(guī)劃,地方相關部門也在對兩石窟群進行保護管理,但管理仍相對粗放,所屬文物堆放在石窟內,缺乏有效保護,存在安全隱患。

唐代石窟及所屬文物被“忽視”

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分別位于紅羊鄉(xiāng)張元村、李俊鄉(xiāng)牛堡村,位置“偏遠”,距離海原縣城車程兩小時。兩處石窟歷經自然侵襲,加之在“文革”時遭受破壞,目前石窟內已沒有完整佛像、雕塑等文物,且未處于旅游開放狀態(tài)。

元龍山石窟群位于張元村后山上,到達石窟大門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在修建的房屋工地以及香爐、燒紙爐等具有宗教氣息的物件。在入口處,可以看到元龍山石窟群簡介碑文,上面寫有“石窟群現(xiàn)存老君殿、無量殿、玉皇閣等十四窟。依據(jù)洞窟形制和佛首五官面容始建于唐代”等文字。

沿陡峭臺階拾級而上,可以看到數(shù)座石窟大門上加掛的鎖頭緊鎖,一些頗具歷史感的石制材料被堆放在墻邊,一座石碑明顯有著斷裂后被修復痕跡。

海原縣文化旅游廣播電視局返聘工作人員、具有30余年考古工作經驗的李成錄,通過電話叫來村民張強用鑰匙打開石窟鐵門。步入石窟后,可以看到原有造像、壁畫的留存印跡以及宗教祭祀場所和村民在石窟內的居住痕跡。

在元龍山石窟群一個石窟套洞內,記者看到石窟所屬文物被碼放在一起,旁邊散亂堆放著啤酒瓶、硬紙殼等物品。李成錄說,這些瓦當、猴頭獸首等石制雕塑,并非現(xiàn)代仿制品,而是有著一定歷史的文物,具體年代需專家進一步鑒定。此外,一座石窟內的供案旁用紅布覆蓋著兩枚石制佛頭,據(jù)李成錄介紹,這兩枚佛頭的身體目前存放在金佛溝石窟群。

相比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所在地被劃為自然保護區(qū),周邊基本沒有人類活動痕跡。車輛無法直達石窟門口,需要步行一段土路才能到達。在金佛溝石窟群門口,可以看到新修的鐵門以及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石窟門口處立有簡介碑文,寫有“金佛溝石窟始開鑿于唐代,共8窟”等文字。

在金佛溝石窟群的一座石窟內,可以看到環(huán)繞四壁建有宗教雕像及焚燒痕跡,其面目已不可辨認,但一些雕像身形輪廓依然清晰可見。在另一石窟內擺放有石制佛像等文物,元龍山石窟群里的兩座佛頭的佛身就擺放于此,石窟內開有天窗,陽光雨水毫無遮攔。

李成錄說,這些文物以前被村民當作建筑材料砌在石窟門外墻上,被發(fā)掘后就被擺放在此。在金佛溝石窟內,也能看到部分文物遺跡和啤酒瓶等人類生活用品擺放在一起的情景。

石窟群及所屬文物風險隱患需重視

記者采訪了解到,當前海原縣正在大力發(fā)展全域旅游,擬打造兩條精品一日游線路,而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等石窟群即是其中一條線路主打的特色旅游項目之一。但該線路發(fā)展規(guī)劃優(yōu)先級較低,預計開發(fā)工作于2022年開始,目前兩處石窟并未開放售票,石窟所屬文物將擺放在石窟內直到開發(fā)完成后進行展示。

當?shù)匾恍└刹咳罕姳硎荆斍扒闆r下,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內存放文物暗藏遺失損毀風險。記者在元龍山、金佛溝石窟群看到,不少石窟開有天窗,不能遮風擋雨。

同時記者在金佛溝石窟群并未見到看管人員。而在元龍山石窟群,72歲的張強說自己義務看護石窟40年,他說:“主要依靠元龍山寺管會和我們這些村里的老人自發(fā)看管,等我們年齡再大一點,跑不動了,確實比較麻煩。”

海原縣文化旅游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張榮表示,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內所存文物已有多年歷史,一些佛像甚至是已被遺棄到河道中又重新尋回的,同時在當?shù)厝罕娮园l(fā)看護的同時,縣文化旅游廣播電視局也雇了6名看護員負責十余處文物保護,盜搶遺失風險并不大。

但記者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檢索發(fā)現(xiàn),年來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等海原縣內的石窟群吸引了不少“驢友”,他們開展的“探秘”活動可能會對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以及其他石窟群落造成損害。在一些交易網(wǎng)站論壇上,有和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內類似的文物,在市場上很有熱度。

李成錄等考古業(yè)內人士表示,元龍山石窟群、金佛溝石窟群內雖然已沒有造像、壁畫等完整文物,但石窟墻壁上的一些文字印記以及雕刻痕跡亦有一定學術研究價值,當前石窟內開鑿的天窗以及人類活動,可能會進一步導致這些“遺跡”損壞。

因這兩處石窟群的開發(fā)工作安排滯后,一些當?shù)卮迕褚言谧灾鏖_發(fā),恐為后期政府跟進埋下隱患。

以元龍山石窟群在建工地為例,石窟群入口處正在修建大門、戲臺、觀光大廳等建筑,張元等村民說,這些建筑資金全部來自民間集資。海原縣融創(chuàng)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志強坦言,海原縣財力所限,現(xiàn)有景區(qū)、景點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建設投入不足問題。

期盼妥善處置文物加大扶持力度

在記者通過相關渠道向相關部門反映元龍山、金佛溝石窟群存在的問題后,自治區(qū)及海原當?shù)叵嚓P部門已開展了整改工作?;鶎痈刹咳罕娊ㄗh應盡快妥善處置文物,期盼上級部門出臺專項扶持資金、項目,幫助海原對類似文化古跡等旅游資源開展預防保護、開發(fā)。

一是盡快妥善安置相關文物。李成錄等人建議將元龍山、金佛溝以及其他石窟群所屬文物盡快妥善保存到類似博物館等場所,避免石窟所屬文物遭受風吹雨淋損毀,并減小遺失風險。

二是出臺專項扶持資金,讓石窟群得到預防保護、開發(fā)。李成錄、張元等人表示,石窟內墻壁、外門等應進一步得到保護修復,比如通過加蓋玻璃天窗避免雕像、墻壁持續(xù)遭受日曬、雨水沖刷等自然氣候影響,對石窟病害和有坍塌隱患的進行維修加固,聘用專人進行保護甚至對現(xiàn)存石佛殘件進行復原修復,期盼上級部門能夠協(xié)調資金。

三是將海原文化旅游資源宣傳推廣納入寧夏全區(qū)文化旅游產品宣傳營銷計劃。李志強表示,石窟群等文物保護開發(fā)需要整體思維,引進人氣提升流量帶動開發(fā)保護,期盼借助寧夏全區(qū)文化旅游宣傳網(wǎng)絡、新媒體等臺,對海原縣自然風光、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觀進行全方位、持續(xù)的宣傳推廣。(記者楊穩(wěn)璽)

  • 標簽:唐代石窟,忽視,文物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