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yè)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fā)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
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此期間開花,就能實現(xiàn)穩(wěn)產高產。但如果花期提前或者滯后,就會給產量帶來不良影響。
李培金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7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xié)調和授粉失敗,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yè)生產帶來重大損失。因此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植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一類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區(qū)域,為了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在進化過程中遺傳基因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出現(xiàn)豐富的自然變異,從而維持了各種花期類型,這種現(xiàn)象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非常普遍,是遺傳多樣性的一個重要特征。
有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RIGIDA(FRI)和FLOWERINGLOCUSC(FLC)是抑制植物開花的兩個關鍵基因。比如,冬小麥之所以需要過冬,主要是因為FRI和FLC的同源基因表達水平很高,抑制了冬小麥開花,經過秋冬兩季長時間的低溫,F(xiàn)LC表達水平就會慢慢下降,等到來年春天,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冬小麥才得以開花結果。同時,只有在FRI和FLC共存的情況下,才能發(fā)揮抑制開花的功能,任何一個基因的缺失都會導致植物早開花。
在不同類型的擬南芥中,F(xiàn)LC的表達水平有很大差異。李培金課題團隊對世界范圍內的102種擬南芥的FLC基因的表達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技術篩選出一個花期調控關鍵基因SSF。SS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擔負著調控花期的功能。通過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SS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具有兩個變異類型——SSF414D和SSF414N。植物體廣泛存在的蛋白泛素化修飾和降解系統(tǒng)能識別這兩種蛋白質,并調控SSF蛋白質水平的高低,從而影響開花抑制基因FLC的表達水平,導致植物花期發(fā)生改變。
李培金解釋說,SSF基因的兩種變異類型很神奇,SSF414D和SSF414N雖然都能抑制植物開花,但414D功能更強更明顯,414N相對表現(xiàn)不明顯。414D主要存在于北方的植物中,相對來講可以使植物晚開花,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而414N主要存在于南方的植物中,相對來講調控植物早花,以適應南方較為溫和的生長環(huán)境。
在以往的研究中,SSF基因多次被發(fā)現(xiàn),但這個基因如何發(fā)揮功能一直不清楚,分子調控機制更是未知,這項研究成果首次解決了這個難題,并深入揭示了基因自然變異調控植物生育期的新機制,為植物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基因資源和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