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 熱點 >

四代籃球人見證“村BA”發(fā)展變遷

新華社新聞 | 2023-06-21 15:28:11

新華社貴陽6月20日電(記者蔣成)“我的身體還硬朗,如果可以,我還想再打一場比賽。”20日,全國和美鄉(xiāng)村籃球大賽(村BA)揭幕式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臺盤村舉辦,臺盤村81歲的老人陸大江來到現(xiàn)場,感受這一籃球盛宴。

6月20日,全國和美鄉(xiāng)村籃球大賽(村BA)揭幕式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資料圖片)

陸大江是臺盤村的第二代球員,從七八歲就開始在村里打球。如今,他還偶爾到球場投上幾個?!扒驁鲎兇罅?,地面變好了,籃板是玻璃的,觀眾席也多了?!标懘蠼f,“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過去,沒有籃球場,也沒有籃球,村民們怎么打球?翻閱臺江縣志,1936年,在外地求學的臺江學子利用假期之余在臺江縣城關(guān)街門修了一塊不規(guī)范的籃球場,這也是臺江縣第一塊籃球場。

在臺盤村,該村第一代籃球人、陸大江的父輩們在泥地里用四根樹干撐起兩塊簡易籃板,配上竹編籃筐,用石灰在泥地里畫出界線?;@球則用棉花、麻線綁成,俗稱“棉花籃球”?!皬男「篙呍谀嗟乩锎蚯?,一場球下來,石灰線都被踩掉,‘棉花籃球’被打散?!标懘蠼f。

從那時起,每年農(nóng)歷“六月六”吃新節(jié)期間,臺盤村都要舉辦籃球賽,邀請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參賽。

冠軍沒有錦旗,臺盤村用廢舊的床單裁剪出形狀,再用毛筆書寫;沒有球衣,直接用粉筆在球員衣服上寫上序號;沒有獎品,全村群眾湊出幾斤大米。

隨著新中國成立以及人民生活逐漸變好,泥地籃球場以及“棉花籃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1949年,臺江縣已建成籃球場8個,其中一個就在臺盤村;1957年,臺江舉辦首屆農(nóng)民運動會,比賽項目就包括籃球;1965年臺江縣第二屆農(nóng)民運動會,參賽籃球隊達21支,籃球運動員達384名。

20世紀70年代,臺江縣革東“苗寨女籃”赴畢節(jié)參加錦標賽的合影。臺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不光是男子籃球,臺江縣女籃也迎來發(fā)展。20世紀80年代,在江蘇省丹陽市舉行的全國第一屆農(nóng)民“豐收杯”籃球賽上,臺江縣組建的“東風女籃”隊代表貴州省參賽,成為貴州第一支打出省的農(nóng)村女子籃球隊。

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臺盤村籃球賽越辦越好,第三代籃球人開始顯現(xiàn)。村民李正奎是臺江縣職校的一名體育教師,不僅會打球,還是一名專業(yè)裁判。按李正奎的話說,自己因為“球打得好,裁判吹得好”,才有機會到職校當體育老師。

“當裁判最關(guān)鍵的就是公平,做到不偏心,臺盤村就靠公平出名?!崩钫f,“只要在臺盤村辦賽,我們就自動退出參賽隊伍,專心做好服務?!?/p>

如今火遍全網(wǎng),讓網(wǎng)友羨慕的臺盤村“天亮文化”正是在那時形成的?!叭逯挥幸粔K球場,而每年‘六月六’吃新節(jié)籃球賽參賽隊伍多達上百支,要在十來天打完,只能白天夜晚不停地打?!崩钫f。

在村里籃球歷史和籃球氛圍的熏陶下,新一代年輕的村民們自然都喜愛籃球。臺盤村黨支部書記張壽雙介紹,臺盤村有270多戶11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村民有打籃球的習慣,每逢比賽開打,在外地務工的年輕人都會趕回來組織賽事或參與比賽。

6月11日拍攝的臺盤村幾代球員,左起依次為陸大江、李正奎、呂文斌、岑江龍、張壽雙。新華社記者 蔣成 攝

“85后”岑江龍與“90后”王再貴是臺盤村的第四代籃球人,也是臺盤村“村BA”賽事組織者中的頂梁柱。

“以前在外進廠打工,首要的就是找有籃球場的廠?!贬堈f,去年家鄉(xiāng)的“村BA”火了,回來既能打球又能創(chuàng)業(yè),干脆就辭掉工作,回鄉(xiāng)發(fā)展。如今,借助“村BA”影響,岑江龍的餐館生意越來越紅火。

在20日的全國和美鄉(xiāng)村籃球大賽揭幕式當天,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0攝氏度。王再貴一大早就開始忙得不亦樂乎,他手拿話筒,操著本地方言,組織賽前趣味活動、調(diào)動觀眾氣氛、解說“村BA”球賽……熱愛讓他精力充沛。

沒有球賽的時候,臺盤村的籃球場總是傳來打球聲。孩子們在球場揮灑汗水,搶球、運球、投球,動作連貫熟練。

臺盤村第五代、第六代籃球人正在成長起來。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wǎng),商業(yè)門戶網(wǎng)站,新聞,專題,財經(jīng),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nèi),健康,產(chǎn)業(yè)資訊,房產(chǎn),體育。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