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綜合 >

全球大約有500億只鳥 他們是如何數(shù)出來的

北京日報 | 2021-06-02 13:52:42

地球上的人大約有76億,那么鳥有多少呢?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一項新的大數(shù)據(jù)研究表明,世界上有9700個不同的鳥類物種,鳥的總數(shù)大約有500億只,包括鴯鹋和企鵝等不會飛的鳥類。那他們是如何數(shù)出來的?全球鳥類的基本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

匯集近10億次鳥類觀察研發(fā)算法

每個國家的人口統(tǒng)計會以出生證、戶口和社會保險證為根據(jù)統(tǒng)計,然后匯總到聯(lián)合國,因此數(shù)字比較可靠。但500億只鳥是靠什么查出來的呢?

人們不可能靠對鳥一只一只地數(shù)數(shù)來計算。研究人員是通過匯集eBird上記錄的近10億次鳥類觀察,并研發(fā)了一種算法來估計每個鳥類物種的實際全球數(shù)量,得出一個大約數(shù)。

eBird是一個觀察鳥類的在線數(shù)據(jù)庫,2002年由美國康奈爾大學鳥類研究室與奧杜邦學會共同建立。2010年該網(wǎng)站成為全球性賞鳥記錄網(wǎng)站,目前用戶已超過60萬,是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最大的資料貢獻者。

eBird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個線上即時、全球通用的鳥類記錄工具,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貢獻和分享他們觀察到的鳥類。這個網(wǎng)站的特點在于,完全從賞鳥者的角度出發(fā),設計人性化,使用者能輕松方便上傳所觀察到的鳥類,也能即時統(tǒng)計個人看過的鳥種,同時方便查閱鳥類信息,并與其他鳥友分享記錄。

eBird也是一個業(yè)余愛好者和專業(yè)人員共同收集生物多樣性數(shù)據(jù)并用于科學研究的網(wǎng)站,觀鳥賞鳥使得人人都可以成為科學家,人們在休息、旅游和工作時,都可以觀鳥并拍下照片,上傳到網(wǎng)站。由于這些特點,eBird收集了全球大量的鳥類信息和資料。

研究小組的算法考慮到了每個物種的“可探測性”,即一個人發(fā)現(xiàn)這種鳥并將其提交給eBird的可能性是多少。可探測性還包括一些重要因素,如鳥類的大小、顏色、是否成群飛行,以及它們是否生活在城市附近。

研究人員的統(tǒng)計包括92%目前活著的鳥類物種,剩下的8%由于非常罕見和缺乏可用的數(shù)據(jù)而未被統(tǒng)計,即便如此,也并不會對該項研究的總體評估產(chǎn)生很大影響。

鳥兒當然比人多多了,其中還有四種鳥類進入了“10億俱樂部”,麻雀以16億只獨占鰲頭;其次是歐洲椋鳥,13億只;再次是環(huán)嘴鷗,12億只;第4位是家燕,11億只。此外,還有其他6種鳥類也進入了世界十大鳥類,它們分別是白鷺(9.49億),榿木紋霸翁(8.96億),黑腳三趾鸻(8.15億),角百靈(7.71億),烏燕鷗(7.11億)和稀樹草鹀(5.99億)。

和“10億俱樂部”里的“豪門大戶”相比,鳥類當然也有瀕危群體,大約有12%的鳥類物種在全球的數(shù)量估計不到5000只。它們包括中華鳳頭燕鷗、噪藪鳥和華氏秧雞等。另外,罕見的黑胸三趾鶉僅剩約100只。

“10億俱樂部”代表——

歐洲椋鳥一群數(shù)量可達幾十萬

“10億俱樂部”的麻雀和家燕是中國人最熟悉不過的鳥類,人們自古把家燕當成益鳥,因為它們吃害蟲,保護莊稼。麻雀曾一度被當成四害,全民清剿,后來得以平反,被認定也是益鳥。

中國人不太熟悉的是“10億俱樂部”中的歐洲椋鳥和環(huán)嘴鷗。

環(huán)嘴鷗的頭部、頸部和腹部是白色的,相對較短的喙是黃色的,其上有一個黑色的環(huán),因而得名,平均壽命是10.9歲。環(huán)嘴鷗跟其他海鷗一樣,喜歡在海洋和湖邊尋找魚、蚯蚓、昆蟲和小嚙齒動物。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歐洲西部地區(qū)。環(huán)嘴鷗的一個特點是智商較高。有人曾在不同的地方對環(huán)嘴鷗做過試驗,做出四種動作:拋出食物;拋出石子;拋出木塊;只做拋的動作什么也沒扔。只有在拋出食物的瞬間環(huán)嘴鷗才飛過來啄食,其余三種概不為所動。當然,環(huán)嘴鷗的智商并非在鳥類中最高,最高的是烏鴉,之后依次是啄羊鸚鵡、大葵花鳳頭鸚鵡、五彩金剛鸚鵡、非洲灰鸚鵡、渡鴉、星鴉、松鴉、喜鵲、禿鼻烏鴉。

歐洲椋鳥其實只是椋鳥科中的一種,是一種主要生活在歐洲、美洲,在亞洲也可見的鳥類,又稱紫翅椋鳥、歐洲八哥,分布于歐洲、伊朗、伊拉克、尼泊爾、印度、北美以及中國的西北地區(qū)。

歐洲椋鳥不僅顏值高,而且是出色的“口技演員”,不僅能學其他鳥的叫聲,還能模仿青蛙、馬以及汽車喇叭聲,甚至學人說話。歐洲椋鳥雖然不如鸚鵡那樣模仿人說話惟妙惟肖,但是它們的發(fā)音技能為語言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動物模型。

和其他椋鳥一樣,歐洲椋鳥也是以昆蟲為食,如螞蟻、蝗蟲、金龜子、蚯蚓等。它們吃的害蟲主要是黃地老虎、蝗蟲、草地暝等農(nóng)田害蟲和尺蠖、柳毒蛾、紅松葉蜂等樹森害蟲,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在秋季聚集在果園中竊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而且歐洲椋鳥有一個特點,它們會挑品質(zhì)最好的谷物和特別好的果實吃。僅在美國,每年數(shù)量龐大的椋鳥啄食果實就造成約10億美元的損失。因此,農(nóng)民對這種鳥是又愛又恨。不過,從總體上看,它們吃害蟲多于糧食,是益鳥。

歐洲椋鳥的另一個特點是抱團行動。它們成群結隊,數(shù)量可達幾十萬到上百萬只,這既可以成為天空中的壯麗景觀,又可能影響城市市民的生活。2009年12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上空出現(xiàn)了罕見的鳥類“漏斗云”現(xiàn)象。成千上萬只歐洲椋鳥形成一個龐大的飛行編隊向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東部鄉(xiāng)村鋪天蓋地而來,鳥群好似天空中一片不斷變換形狀的漏斗云。場面既壯觀又迷人,當?shù)厝思娂婑v足觀看。

如今的歐洲椋鳥很喜歡在城市活動,而不是森林中,因為城市的氣候更暖和,同時城市中沒有它們害怕的天敵,能安全地尋找食物,也能在樹上安然棲息。但是,在城市歐洲椋鳥群太多也會擾民。一大群黑壓壓的椋鳥鋪天蓋地,像蝗蟲一樣密集飛掠,鳥糞會從天而降,人、車輛、建筑等都會因鳥糞臭氣熏天。而且,歐洲椋鳥集群飛行也常常引發(fā)巨大的噪聲,極為擾民,因此,美國人和歐洲人把歐洲椋鳥稱為“噪聲鳥”。鑒于這種情況,一些城市,如法國的阿雅克肖,市民會養(yǎng)隼來驅(qū)逐歐洲椋鳥。

此外,歐洲椋鳥還可能造成飛行事故。歷史上一次驚人的空難就是歐洲椋鳥造成的。1960年10月4日晚,美國東方航空公司一架渦輪螺旋槳客機執(zhí)飛375航班,飛機從馬薩諸塞波士頓洛根機場起飛,沿著東海岸一路飛向亞特蘭大。但是,飛機僅爬升到約60米高度,機頭就猛烈上揚并向左側大幅傾斜,然后以近似垂直的角度下降撞擊波士頓港水面,機身折為兩段沉入水下。機上72人中有62人遇難。這場空難駭人聽聞,震驚全美國。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下令剛剛組建的聯(lián)邦航空局(FAA)對事故進行詳盡調(diào)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空難當天天氣狀況良好,飛行員操作也不存在錯誤。但是,有目擊者看到飛機的一臺發(fā)動機冒出濃煙,發(fā)動機有火球噴出。奇怪的是,在飛機起飛跑道末端,發(fā)現(xiàn)了數(shù)百只鳥類尸體。打撈出水的飛機發(fā)動機內(nèi)部也發(fā)現(xiàn)了殘存的鳥類羽毛。在兩年之后的1962年,F(xiàn)AA發(fā)布了事故調(diào)查報告,稱375航班在起飛時撞上了一群約2萬只歐洲椋鳥,密集的撞擊損壞了4臺發(fā)動機中的3臺,飛行員無法控制飛機,最終造成慘痛空難。

追根溯源,美國的這場空難又來自生物入侵,因為歐洲椋鳥是從歐洲引進美洲的。當時北美大陸已經(jīng)有超過2億只歐洲椋鳥,北至阿拉斯加、南至墨西哥幾乎無處不在。而這2億只歐洲椋鳥又基本上都來自約100多年前的大約100只歐洲椋鳥。

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亞提到了紫翅椋鳥(歐洲椋鳥)。喜歡文學作品又愛鳥的德國移民尤金·席費林懷著浪漫的想法,向北美引進這種莎士比亞的愛鳥。引進歐洲物種似乎也能緩解歐洲人的思鄉(xiāng)之情,1871年美國還成立了一個馴化協(xié)會,致力于引進各種歐洲的動植物,席費林正是該協(xié)會的主席。1890年的冬天,席費林在紐約中央公園放飛了60只歐洲椋鳥。席費林擔心引種不成功,在次年又補充放飛了40只歐洲椋鳥。

此后,歐洲椋鳥在北美泛濫,迄今不知是福還是禍。

瀕危群體代表——

不太會飛的黑胸三趾鶉雌鳥比雄鳥色彩鮮艷

相對于鳥類的“10億俱樂部”成員,更值得人類關心的鳥類應當是那些瀕危鳥類,它們是生物多樣性中最脆弱的一環(huán)。

研究人員列舉的黑胸三趾鶉大約只剩100只,這種鳥屬于鸻形目三趾鶉科三趾鶉屬的一種稀有鳥類,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三趾鶉外形像鵪鶉,是一種小型鳥類,基本上居于地面,別名為“半足鳥”,因為它們的后趾缺失,很容易將其與鵪鶉區(qū)分開來。

而黑胸三趾鶉又是三趾鶉中的一類,是一種矮胖的鵪鶉形鳥,主要是大理石黑色,也有金紅褐色和淡棕色,突出特點是身上有白色斑點和條紋以及白色的眼睛。與其他三趾鶉一樣,雌性比雄性更大,且顏色更艷麗。

在鳥類世界中,常常是雄性的色彩、羽毛特別亮麗,而且雄性體形大于雌性。但是三趾鶉卻正相反,雌鳥比雄鳥色彩鮮艷,并且雌鳥更大。黑胸三趾鶉也不例外,雌性顏色更鮮艷,而且與其他鳥類的雄性追求雌性不一樣,黑胸三趾鶉是反過來“女追男”。在繁殖季節(jié),雌性建立領土并發(fā)出叫聲以吸引雄性來交配,而且是一妻多夫,一只雌鳥通常與3只雄鳥配對。

研究人員推測,黑胸三趾鶉瀕臨滅絕的原因是野狗的捕食,因為黑胸三趾鶉不太會飛,像雞一樣適應地面生存。黑胸三趾鶉早就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瀕危物種。

本次研究沒有對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做出排名,因為該項研究有8%的鳥類由于非常罕見和缺乏可用的數(shù)據(jù)而未被統(tǒng)計。不過,根據(jù)2014年美國耶魯大學和倫敦動物學會主持對世界上9993種現(xiàn)存的鳥類的分析,世界上目前有100種最瀕危、最獨特的鳥類,而世界上最珍稀的十大鳥類分別是:

■新喀裸鼻鴟 是世界上最神出鬼沒的鳥類,直到1998年才在野外被人們觀察到。估計野外現(xiàn)存的新喀裸鼻鴟只有1-49只。

■大鹮 是世界上最瀕危、演化特異性最高的物種,主要分布于柬埔寨北部,現(xiàn)在約有100只或更少。

■加州神鷲 分布于美國加利福尼亞,曾一度下降到只剩下24只,經(jīng)過保護如今已超過100只。

■鸮鸚鵡 是世界上最胖的鸚鵡,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只有約128只存留在一些無人島嶼。

■鷺鶴 只在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生存,也是非常專一的一種鳥類,一生一般只有一個配偶,會長久呆在一起,甚至終其一生。數(shù)量不詳。

■林斑小鸮 全長僅約23厘米,是一種很標準的小型貓頭鷹。估計種群數(shù)目不多于250只。

■食猿雕 也稱菲律賓雕,只在菲律賓存在,生活于熱帶雨林植被的密林深處,目前只有300余只。

■蘇門答臘地鵑 生活在蘇門答臘南部茂密、潮濕的雨林中,是一種地棲鳥類。估計現(xiàn)存野外個體70-400只。

■孟加拉鴇 棲息在柬埔寨境內(nèi)的草原和疏林地區(qū),在喜馬拉雅山腳下也分布有一個較小的種群。野外現(xiàn)存的孟加拉鴇成年個體不足1000只。

■白腹軍艦鳥 分布范圍不大,在中國僅見于廣東沿海一帶,估計全世界的總數(shù)尚不足1600只。

  • 標簽:鳥類,500億,椋鳥,瀕危群體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