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國際 >

譚盾新作《武漢十二鑼》全球首演 用聲音為中國抗疫鼓勁加油

人民網(wǎng)-國際頻道 | 2020-02-17 13:45:39
譚盾在伊麗莎白音樂廳指揮安特衛(wèi)普交響樂團演奏。(記者 任彥 攝)
譚盾在伊麗莎白音樂廳指揮安特衛(wèi)普交響樂團演奏。(記者任彥攝)

人民網(wǎng)布魯塞爾2月16日電 (記者 任彥)當?shù)貢r間2月15日晚,一場主題為“愛人類·愛地球·愛武漢”的音樂會在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伊麗莎白音樂廳舉行。知名音樂家譚盾攜其新作《聲音寶塔——武漢十二鑼》(《武漢十二鑼》)在音樂會上“閃亮登場”,用鏗鏘有力的聲音為中國抗擊疫情鼓勁加油。

能容納1800人的音樂廳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在舞臺上,兩面古銅色大鑼分立前排兩側(cè),直徑超過1.5米,高大威武,格外醒目。還有10面大小不等的銅鑼錯落有致地擺放在音樂廳各處。譚盾站在指揮臺上,指揮棒一揮,一名樂手便輕輕敲擊舞臺上一面大鑼,圓錘由慢而快落下,鑼聲由遠而近傳來。少頃,另外一面大鑼和其他銅鑼也被敲響,鏜鏜的鑼聲響徹大廳。鑼聲忽高忽低,扣動著人們的心弦。隨著悠長余音繞梁回響,聽眾席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

《武漢十二鑼》的旋律源自武漢博物館珍藏的《楚頌》。“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端于武漢,我就想通過發(fā)掘當?shù)氐囊魳匪夭膩肀磉_自己對武漢的支持,最終選擇了《楚頌》和武漢銅鑼這兩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音樂符號來進行創(chuàng)作。”譚盾在接受人民網(wǎng)記者采訪時介紹其創(chuàng)作背景,“中國抗擊疫情獲得世界支持和稱贊,我身著海外,但心系中國,我是一個音樂人,所以我想通過音樂作品來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武漢銅鑼在世界音樂界享有盛譽,是中國音樂文化的重要象征。”譚盾頗為自豪地說,作為中國民間廣為流行的特色打擊樂器,銅鑼是最早進入西洋管弦樂隊的中國樂器之一,武漢銅鑼工藝獨到、定音精準、音域?qū)拸V,是全世界交響樂團的必備樂器。“如果沒有武漢銅鑼,貝多芬的《歡樂頌》和莫扎特的《安魂曲》等世界經(jīng)典名曲都無法完美演奏出來。我想通過武漢銅鑼所傳遞出的獨特聲音來引發(fā)世界各地聽眾的共鳴,理解武漢,支持中國。”

音樂會使用的12面武漢銅鑼全部由比利時各大交響樂團友情提供。“這是武漢銅鑼在比利時的一次大集結(jié),匯聚了比利時音樂人心系武漢、祝福中國的深情厚誼。” 安特衛(wèi)普交響樂團總經(jīng)理喬斯特·梅格曼對人民網(wǎng)記者說,“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我們不能置身事外,需要和中國人民共同面對,并肩作戰(zhàn)。為了表達我們的心意,我們交響樂團和音樂家譚盾共同組織了這次向中國致意的專場音樂會。票很早就一售而空,我們也很感動比利時民眾對我們這次愛心活動的大力支持。”

“我將帶著這只樂曲在世界各地巡演,今天是該曲在全球首演。之所以選擇12面銅鑼,主要是想向世界傳遞‘有愛無疆、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譚盾說,12不僅代表著十二時辰、十二月份、十二生肖里體現(xiàn)的生命輪回和生生不息,更代表著一種精神文化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它呼吁人類共同對抗病毒。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以及當?shù)匾恍┘钨e共同出席當晚的音樂會。曹忠明對記者說,“音樂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鼓舞人心,我相信這首樂曲可以匯聚更多力量,早日戰(zhàn)勝疫情。”

  • 標簽:武漢十二鑼,譚盾

相關推薦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