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 國內 >

珠峰救援惹爭議

華龍網(wǎng)-重慶晨報 | 2023-06-06 09:44:01

○義舉:在海拔8450米處放棄登頂救下同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爭議:花1萬美元救人,獲救者只愿擔四成

○聲音:施救者自己出費用,希望停止網(wǎng)暴

近日,湖南省登山隊兩名隊員在距離登頂珠峰不到400米時,為救人放棄登頂計劃的義舉贏得廣泛贊譽。6月3日,有網(wǎng)友發(fā)布消息稱,被救者L女士只愿意承擔1萬美元救援費用中的4000美元。6月5日,“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費用”沖上微博熱搜。

記者聯(lián)系上湖南省登山隊領隊范江濤,他表示情況屬實,已經(jīng)決定和另一救人者謝如祥自己承擔這筆費用。

“必須得救,這是應該的”

2021年8月底,湖南省登山運動協(xié)會完成了第一批湖南省登山隊隊員的選拔,并發(fā)布了首批11名隊員的大名單,L女士就是其中之一。39歲的范江濤,就是當時選拔面試的評委之一。

當?shù)貢r間5月18日晚8點,在珠峰海拔8450米處,范江濤發(fā)現(xiàn)了一名倒地登山者,右手沒有手套,已凍得發(fā)黑,左手只有一只抓絨手套;身旁沒有其他人。范江濤猜想,這是一名被夏爾巴放棄救治的攀登者。經(jīng)查看,其氧氣已用完,臉部已覆蓋薄冰,手已凍傷,生命體征微弱。

通過詢問和銘牌確認,這是L女士。范江濤十分驚訝,“我們之前問過她去不去珠峰,她說了不去,結果她自己就來了?!?/p>

“8000米以上無救援”是登山界的慣例。范江濤表示,自己的夏爾巴向導也勸自己不要施救。但走出20多米后,范江濤哭了,還是決定放棄登頂折返救人。“都是湖南人,我作為領隊和指揮,陳學斌(貴州登山者,5月18日在珠峰遇難)的事我也比較清楚。當時看到是中國人,下意識地還是要了解一下情況?!?/p>

想起40多天的辛苦、近40萬元的投入和即將實現(xiàn)的登頂目標,因為救援,所有這些都會付諸東流,范江濤甚至哭了起來。在海拔8300米處,已經(jīng)疲憊不堪的范江濤遇到了隊友謝如祥。

“必須得救,這是應該的,哪怕是一具尸體也要帶下去。”57歲的謝如祥曾是北京大學山鷹社社長,他對夏爾巴向導說,自己放棄登頂,要救這個人,并承諾只要把L女士送回C4營地,就給其1萬美元的獎勵。

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救援,最終L女士被送至C4營地轉危為安,隨后被所屬登山隊接走。

據(jù)湖南媒體報道,獲救后L女士曾表示,下撤途中遇到的這段經(jīng)歷屬實,但無法提供更多細節(jié),因為“(當時)人迷糊了”。對于范江濤和謝如祥的善舉,L女士表示,“救命之恩,應當感謝?!?/p>

回到加德滿都后,謝如祥在一家酒店又遇見L女士,“問候了一下,她說恢復得挺好的?!?/p>

“我們B隊4人就1人登頂”

一位知情人士介紹,今年4月底,L女士向單位請了年假,正式開始攀登珠峰之旅。L女士在國內某登山公司報名,先進行高海拔適應訓練。5月5日,飛至尼泊爾;6日就來到海拔5400米的珠峰大本營。

5月9日凌晨2點,L女士和夏爾巴向導從大本營出發(fā),并在5月18日上午10時38分,成功登頂珠峰。5月20日,L女士出現(xiàn)在5月18日國內某登山公司完成登頂?shù)年爢T名單中,并特意標注L女士是“5月5日抵達加德滿都,13天完成珠峰登頂”。

作為湖南省登山隊的一員,為何沒有跟著隊伍行動?為何又選擇速攀?知情人士表示,L女士因為年假時間有限,才選擇了風險比較大的速攀,但花費也不少,在40萬元左右。

范江濤強調:“不只是我和祥哥沒有登頂成功,我們B隊4人受此次救援影響,最終就1人登頂?!睋?jù)了解,范江濤和謝如祥都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還會再次挑戰(zhàn)珠峰。范江濤已經(jīng)預定了明年或后年,繼續(xù)攀登珠峰。

“救援費用我們自己出了”

“我們還是同一架航班返回中國,后來就再也沒有見到過?!狈督瓭嬖V記者,后來,“夏爾巴向導已經(jīng)等不耐煩了,一直在催著我們要這個錢。我就找了一個朋友聯(lián)系她(L女士),看到底有個什么說法?!?/p>

范江濤得到的回復是,“我們每人給夏爾巴向導的小費1800美元,她愿意付1500美元。然后救援費用1萬美元,她愿意付4000美元。這把我惹怒了,我說你這樣子說的話,這錢我一分都不要了,不用給我了?!?/p>

“最后的救援費用是我們自己出了,我跟祥哥各出了5000美元,昨天(3日)已經(jīng)給了夏爾巴向導1萬美元?!狈督瓭嬖V記者,“救了人,放棄了幾十萬元,放棄了這么長時間的準備,最后還是我自己出錢。我挺生氣的,但是我不好多說什么,但我非常想知道這是為什么?!?/p>

記者通過多個途徑聯(lián)系L女士,均未得到回應。知情者表示,返回國內時,L女士就對媒體采訪表現(xiàn)得很抗拒,“畢竟從鬼門關回來,會有一些應激表現(xiàn)?!?/p>

回應

“希望她能好好生活下去”

6月5日,“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費用”沖上微博熱搜。記者就此采訪了施救者范江濤、謝如祥。

對此,范江濤表示:“我們做這事的時候,沒有考慮那么多,只是考慮挽救生命。因為在私下場合提了一下事情發(fā)展情況,被人截圖傳播出去,現(xiàn)在事態(tài)發(fā)展讓我也想不到,我們當時聊天也向大家表達過,希望此事就此結束,以后不再提了。我們救了她,也希望她能好好地生活下去。希望網(wǎng)絡上停止人肉、攻擊、侮辱等行為,停止網(wǎng)絡暴力。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傳播正能量,我們暫時不想回應這個事?!?/p>

謝如祥也認為,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了。他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再提這件事了,避免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他在和朋友的聊天記錄中也提到,也許她有她的難處,或者不愿意面對這段痛苦的經(jīng)歷,不能苛求。

熱評

他們放棄登頂珠峰 卻登上了人性高峰

湖南省登山隊兩名隊員在距離登頂珠峰不到400米時,為救人放棄登頂計劃的義舉贏得廣泛贊譽。人們普遍認為,他們雖然放棄了登頂,但已經(jīng)登上了人性的高峰,是了不起的英雄。

要知道,這場救援風險極大,難度極大。在夏爾巴向導明確反對的情況下,范江濤和謝如祥還是堅持救人,并以1萬美元的酬金,說動向導一起將L女士送回C4營地?!氨仨毜镁?,這是應該的,哪怕是一具尸體也要帶下去?!边@是57歲的謝如祥的心聲。

“8000米以上無救援”是登山界的慣例。在當時情境下,完成救人壯舉,堪稱奇跡。換言之,如果沒有范江濤和謝如祥的義薄云天,沒有他們的堅持,L女士不可能獲救,她的生命結局也可想而知。

他們不止于1萬美元的付出,放棄登頂,更意味著巨大的犧牲,這種犧牲可能一輩子都難以彌補。正如范江濤所言:“不止是我和祥哥沒有登頂成功,我們B隊4人受此次救援影響,最終就1人登頂。”想起40多天的辛苦、近40萬元的投入和登頂目標付諸東流,范江濤在救援時甚至大哭一場。

沒想到,“1萬美元”的營救費用,在獲救者只愿意承擔4000美元的情況下,施救者最后不得不全部自掏腰包,讓善意陷入尷尬的境地。

“1萬美元”不僅關涉各種法理關系,更代表了道義:任何時候,都不能讓抱薪者寒心。進一步而言,善意不該被無視,也不可打折。只有彼此傳遞,彼此呼應,才能讓愛和互助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以此減少社會信任的成本。

當然,L女士出人意料的做法,可能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譬如,1萬美元酬金并非自己所提,對自己承擔還心存疑慮?;蛟S,經(jīng)歷一次失敗的登頂下撤行動,她也在財力和精力上耗損過度。

由于目前缺乏她本人的聲音,我們不可只憑一方聲音就作出定論。但如果“只承擔4000美元”的說法不虛,那么這種算計,不免讓人有些看不懂。一個鮮活生命被挽救,是任何金錢都無法衡量的。面對救援成本,事后計較,也不免引發(fā)不佳的社會觀感。

但值得一提的是,獲救者死里逃生十分不易,她也未必愿意直面那場常人難以體會的痛苦經(jīng)歷。知情者也提及,她對采訪十分抗拒,有些應激反應。在其尚未全然恢復身心的情況下,我們也不妨多一些人性化的關切,不必急著敲著鍵盤“錘人”。

珠峰救人事件的走向確實令人遺憾,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更多地看到這一事件中的人性亮色,并且保持對世道人心的某種期待,而不必有所灰心。

綜合上游新聞、潮新聞、紅星新聞等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wǎng),商業(yè)門戶網(wǎng)站,新聞,專題,財經(jīng),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yè)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