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 >

“社恐”保護色? “匿名提問箱”成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新寵

揚子晚報 | 2021-01-05 15:52:44

“年度歌單里排名第一的是哪首歌?”“未來十年你的人生規(guī)劃?”“有沒有被甩過?”最近,這種別人能夠匿名向自己提問的“提問箱”越來越得到年輕人的鐘愛。只需要在朋友圈或是微博發(fā)出一個提問鏈接,便能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匿名提問,問題類型涵蓋了學習、生活甚至是隱私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釋放好奇還是解答困惑,“匿名提問箱”正在為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建立全新的互動關系。

只需分享鏈接,便可收集“匿名提問”

“我玩匿名提問箱算是晚的了,去年六七月份才開始用。”南京某高校大三男生J同學告訴記者,自己算是“匿名提問箱”的跟隨者,“開始火的那陣子,我還沒留心,后來重新被同學‘安利’,才開始玩提問箱。”J同學介紹,“匿名提問箱”的玩法相對比較簡單,注冊后,將自己的頁面分享到朋友圈或是微博等社交平臺,分享的露出頁面里會有“快來匿名向我提問吧”這樣的提示,你的同學或是朋友就可以來匿名提問了。

熱度最高的時候,J同學一天可以收到二十多條提問,情感問題、學習問題或是職業(yè)規(guī)劃、個人理想等,問題的涵蓋范圍涉及了方方面面。“問個人情感問題的朋友,我覺得大多數(shù)都是出于好奇或者朋友之間的一種關心吧。而學習方面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我平時還是很重視學習的,大家也覺得跟我有話可聊;第三類是關于我個人情況的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說我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我的理想等等。”J同學認真分析過自己的提問箱里各類問題的構成和來源,“我一般會用坐車或是休息的時候回答問題,因為這些時間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打發(fā),回復提問箱成了我消磨時間的辦法之一。”

網(wǎng)友“小仙女”開始玩提問箱的契機完全是因為追星。“去年上半年,看到站子(粉絲對明星官網(wǎng)、后援會、粉絲論壇等的稱呼)在通過提問箱的方式收集我們對愛豆的建議,一下子覺得這是個挺好玩的東西,所以決定也用著玩玩。”“小仙女”曾在一天里將提問箱鏈接在朋友圈重復分享了三次,“的確有迫不及待想收集問題的心理,想看看大家對我的提問都會集中在哪些方面,我在大家心目中又是怎樣一個人。”

“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么這么火?

“匿名提問”在年輕人中到底有多火?根據(jù)公開的數(shù)據(jù)顯示,某品牌匿名提問箱通過小程序和APP,在兩年內(nèi)吸粉近200萬。網(wǎng)友比喻,提問箱就像是一個漁網(wǎng),當你把它放出去的那一刻,就開始對網(wǎng)里會出現(xiàn)的東西充滿期待。數(shù)百萬年輕人在這里宣泄情感,釋放秘密,感受著“來自陌生人的關心”。

提問箱里,寄托著年輕人的愛與哀愁。“很多話面對著熟人反而說不出口,但一旦匿名,一切都不一樣了。”“山坡地瓜”認為,“匿名”讓社交關系恢復到了曾經(jīng)的“躲在昵稱背后”的時代。“你不知道對方是誰,這是匿名提問箱最大的‘好奇點’,對方可能是你很久沒有聯(lián)系的朋友,也有可能是陌生人。通過一個箱子來建立交流和聯(lián)系,這一點感覺很奇妙。”

對于一些名人來說,“匿名提問箱”也讓他們有了和粉絲溝通的全新渠道。一位知名網(wǎng)絡寫手曾公開表示,自己會和粉絲約定,定期打開自己的匿名提問箱回答問題。“我曾經(jīng)通過匿名提問箱向一位寫手提問過。”大四女生小梅告訴記者,提問箱讓自己感受到了快樂,“得到回復的感覺,不亞于隨手買的一張彩票中了獎。”

也有人表示,“匿名提問箱”的背后,絕大部分還是“熟人社交”。“我最好奇的點就是,大家提問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好奇還是只是娛樂或者調(diào)侃。然后我們?nèi)绻J真地做出回答,他們又會關注多少。”J同學曾經(jīng)有過多次將“線上提問”折現(xiàn)成為“線下見面”的經(jīng)歷。“比如,之前有同學問我類似人生規(guī)劃一類的問題,后來在線下,他就找我交流了。我覺得他是真正想解決問題,只不過一下子不太好意思問我,通過這種匿名的方式,跟他建立了溝通,使他放平了心態(tài),他愿意線下跟我講更多,真正能夠解決問題。”

“匿名提問”成為“社恐”保護色?

除去釋放好奇和坦誠交流的功能,匿名提問箱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它的“安全距離”屬性,解決了當下年輕人的一大社交困惑——社交恐懼癥。通過“匿名”的方式構建的安全社交距離,讓年輕人們重新燃燒起坦誠交流的欲望。

網(wǎng)友“丟丟”認為,匿名提問箱給很多人提供了“想說但說不出口”的機會。“我就是嚴重社恐,連給同學打個電話都覺得困難。”“丟丟”表示,匿名提問箱給自己帶來的“保護”,讓自己無比安全。“我曾經(jīng)在QQ群里和同學聊天,吵崩了,但誰都不肯在群里先說對不起,后來我們是通過匿名提問箱互相問答的方式和好的。我主動去她的提問箱里和解,她肯定知道是我的提問,但我們就是不互相說破。前一天晚上聊了好久,第二天我們見面了,照樣手拉手一起去食堂吃飯。”

這樣的“安全距離”,專家們卻并不一定認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表示,“匿名提問箱”容易讓人產(chǎn)生對“匿名社交”的依賴。“面對面就能解決的問題,卻要通過‘匿名’的方式來完成,這其實是一種不夠自信的表現(xiàn),雙方之間也沒有構建起完全的信任,生怕互相遭到不理解。這就是年輕人們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標簽的根本原因之一。”袁勇貴告訴記者,“打交道”也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如果長期依賴網(wǎng)絡,沒有線下的“面對面社交”,“交流”的能力會產(chǎn)生退化。因此,熟人之間的“匿名”完全可以當做一種游戲,而不是依賴,“勇敢邁出這一步,和同學、朋友設立起健康安全的社會關系,多多鍛煉和交流,這才是真正的‘安全距離’。我們要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友善的。”(記者楊甜子)

  • 標簽:匿名提問箱,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