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在大天區(qū)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和蓋亞望遠鏡(Gaia)數據中新發(fā)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或能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fā)現以來,一次性發(fā)現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fā)現的高速星總量(550余顆)翻了一倍,使目前發(fā)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樣本。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fā)表于《天體物理學報增刊》。
銀河系中,大多數恒星以每秒幾十至上百千米的速度運動,它們雖然比飛機每小時1000千米或人造衛(wèi)星每秒10千米的速度快得多,但是在一類被稱作高速星的恒星面前卻黯然失色。
高速星是“跑”得很快,甚至能夠“逃離”銀河系的恒星,它們像田徑賽場上的“飛人”博爾特,是恒星中名副其實的“運動健將”。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數量非常稀少,但它們能夠幫助人類理解很多銀河系的重要問題,例如銀心黑洞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銀河系結構等。
早在1988年,美國學者希爾斯就預言了高速星的存在,歷經17年漫長等待,2005年,人類發(fā)現了第一顆高速星。此后15年間,共有550多顆高速星先后被發(fā)現,它們基本上以超過每秒400千米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達到每秒1700千米。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計算了591顆高速星過去若干年的運行軌道,推測出它們可能的出生地和誕生方式,并基于此把它們分為超高速星、超高速逃逸星、逃跑星和快速暈星。相較而言,超高速星和超高速逃逸星的速度更高,能夠擺脫銀河系的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家園。超高速星誕生于銀河系中心,因銀心黑洞與恒星的相互作用產生。超高速逃逸星和逃跑星誕生于銀盤,因恒星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焖贂炐莿t是個“系外”來物,它們是因銀河系與矮星系的潮汐作用產生的。
研究團隊還分析了這批高速星的化學和運動學性質,發(fā)現它們是銀暈里的高速星,滿足銀暈恒星年齡老、金屬豐度低、軌道橢率和垂直振幅大等特點。此外,它們的金屬豐度分布特征意味著銀河系的恒星暈主要通過并合和瓦解矮星系形成。
這批高速星中,少量恒星表現出銀盤恒星的化學性質,卻具有銀暈恒星的運動學性質,它們可能是一類更加特殊的恒星,誕生于銀河系早期的塌縮過程,或誕生于銀盤、核球被運動學加熱的過程。這些少量特殊的高速星,有待后續(xù)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此次,研究人員充分發(fā)揮LAMOST和Gaia各自優(yōu)勢,在高速星搜尋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未來多個大規(guī)模巡天項目強強聯合必將成為新的趨勢,這將為高速星等銀河系特殊天體的搜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