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熱點 >

一文讀懂中醫(yī)中的“太陽病”

昆明信息港 | 2022-03-29 08:03:02

本公眾號由云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云南中醫(yī)”進行關注。

本文作者:羅明麗(宜良縣中醫(yī)醫(y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yī)師)

太陽病屬于傷寒論六經病之一,從祖國中醫(yī)藥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是太陽所主膚表與經絡感受外邪,正邪交爭于體表,營衛(wèi)功能失調而發(fā)生的一系列的疾病。太陽病比較常見的是風寒外襲,也就是風寒之邪侵襲肌表。

太陽病的病位

太陽病的病位主要涉及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以及肺部的病變。在《傷寒論》里,六經分證是根據臨床實際情況來分的,臨床上它所看到的外感風寒邪氣的初起階段,邪氣侵犯的主要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沒有涉及到小腸,所以太陽病里頭沒有小腸的病變。

另外肺主皮毛,太陽主表,在太陽表證階段,寒邪傷表以后,常常引發(fā)肺氣的宣發(fā)肅降失調,所以在太陽病篇涉及到了許多肺部的病變。

太陽病的生理

1.足太陽膀胱經?

從經絡循行的角度來看,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個循行特點是:在人體上最長、穴位最多的經脈,從頭到腳,它行于人體的頭、項、后背。

第二個循行特點是,其脈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督脈是陽經的總督,主管一身陽經的陽氣,調節(jié)全身陽經的陽氣?!彼蕴柊螂捉浐投矫}相通,它就可以借助督脈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這是它為什么可以主表的一個生理基礎。

另外,它和腎相連,腎內藏元陰元陽,它是五臟六腑陰陽之氣的根本,它可以借助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

2.足太陽膀胱腑

膀胱腑,位于下焦,和腎相連,它有氣化的功能。它的氣化功能包括了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化生陽氣,也就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膀胱的氣化產生陽氣,這種“太陽之氣”通過太陽膀胱經,通過三焦,向體表輸布,有溫養(yǎng)體表,調節(jié)體溫,防御外邪的作用。因此《黃帝內經》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這樣的話。

第二個是參與水液代謝,一是排除廢水,也就是說人體多余的水液,通過膀胱的氣化,排出;二是化生津液,通過氣化,化生津液,并且使津液輸布上承。所以太陽膀胱受邪,容易出現小便不利,小便少,口渴、消渴、渴欲飲水、煩渴等癥狀。

太陽的陽氣

太陽的陽氣,化生于下焦,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膀胱的氣化機能產生陽氣,然后通過三焦和膀胱向體表輸布。

太陽的陽氣還要宣發(fā)于上焦,太陽陽氣雖然要借助太陽膀胱經,借助三焦向體表輸布,但是要想均勻地布達到體表,還必須要借助肺氣的宣發(fā)。所以說,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協(xié)同完成的,只靠一個膀胱經脈或一個膀胱腑完不成這個功能。

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以后,也就最容易影響和太陽主表有關的這些臟器的功能失調。表陽被寒邪所傷,很可能出現肺氣的宣發(fā)肅降,也很可能影響中焦接氣機的升降失調。所以人一旦感冒,經常出現食欲不振,胃氣上逆惡心嘔吐,脾氣下陷腹瀉嚴重,這是因為體表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以后,影響了脾胃之氣升降功能的失調。

“太陽陽氣”在體表的功能

第一點,溫養(yǎng)肌表。正常的人有正常的體溫,是靠太陽的陽氣來提供能量的,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之后,溫煦失司,我們就出現了怕冷的癥狀,這就傳遞出一個信號——人體感受邪發(fā)病。

第二點,管理汗孔開闔,調節(jié)體溫。天氣熱,或者運動過后,人體體內代謝旺盛,產熱增多,汗孔就打開,以出汗的方式來散一些熱;天氣冷的時候,汗孔就關上。所以太陽的陽氣一旦受邪,這種管理汗孔開闔的功能失調,要么無汗,要么汗出不斷。

第三點,防御外邪。歸納起來是“溫養(yǎng)肌表,調節(jié)體溫,防御外邪”。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肥腠理,司開闔,衛(wèi)外而為固”。人體表的陽氣是靠太陽所輸布,體表的陰液是靠肺來宣發(fā),所以風寒邪氣傷陽氣,起于足太陽;而溫熱邪氣傷陰液起于手太陰。所以溫病的衛(wèi)氣營血辨證,開始就是手太陰溫病,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責任編輯丨馬春麗

標簽: 足太陽膀胱經 太陽膀胱經

  • 標簽:足太陽膀胱經,太陽膀胱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