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wǎng)時刻通訊員 朱勇軍 慈利報道
今年夏日,慈利縣持續(xù)高溫天氣,讓空氣中夾雜著陣陣熱浪。而在龍?zhí)逗訚h戲傳承基地,一群孩子的訓練熱情,更是高過這酷暑高溫。
(資料圖片)
清晨7點,慈利縣龍?zhí)逗渔?zhèn)漢劇團團長徐年喜與幾位老師,駕車來到龍?zhí)逗渔?zhèn)商業(yè)街三岔路口,將38名學生分批接到漢戲傳承基地,開始一天的訓練。
當天正好是縣文化館免費送課的日子,縣文化館的老師們一下車便立即投入教學,對學生動作要領及唱腔進行指導和糾正。
樹蔭下,老師們教得仔細,學生們練得認真,側(cè)手翻、小翻、后空翻、璇子、虎跳……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熱浪侵襲,汗水早已浸透師生們的衣裳,他們卻絲毫沒有放松要求,一個個動作反復練習。
日上正午,太陽變得更加毒辣起來,一大桶涼茶已經(jīng)見底,孩子們也結(jié)束了上午的訓練。
下午2時30分,學生開始下午的訓練,訓練的聲音繼續(xù)在基地上空回蕩,第二桶涼茶也慢慢見底。
這是龍?zhí)逗訚h戲團小演員班訓練中日常的一天。從上午7時30分到下午5時30分,每天8小時的暑期訓練已經(jīng)持續(xù)20多天。沒有標準的練功房,沒有空調(diào),他們頂著高溫,在室外的水泥地上摸爬滾打、刻苦訓練,為自己喜歡的漢戲傳承揮汗如雨。
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已經(jīng)堅持三年,最小的只有7歲,沒有退縮、沒有埋怨、更沒叫苦??粗⒆觽兣τ柧殻瑒幼饕惶毂纫惶煲?guī)范,表演越來越有模有樣,徐年喜十分欣慰。
自2016年重組龍?zhí)逗訚h劇團以來,徐年喜就一直考慮一個問題,師承天元、瑞凝兩大名班的龍?zhí)逗訚h劇團,下一代該如何傳承下去。他將自己的想法向市縣鎮(zhèn)相關領導進行匯報,得到了相關領導及龍?zhí)逗訉W校的肯定與支持。
從2016年開始,徐年喜便在龍?zhí)逗訉W校招收漢劇小學員進行免費培訓,7年時間累計義務培訓400多名學生。
慢慢地徐年喜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一是隨著龍?zhí)逗渔?zhèn)學生畢業(yè)離開,傳承沒有辦法繼續(xù)持續(xù)下去,二是由于原班漢劇團老師的個人能力有限,非正規(guī)科班出身,加上學生學習時間的限制,漢戲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如何堅持?如何超越?漢戲的傳承成為徐年喜的苦惱。于是他將招生目標從初中擴至小學,并自掏腰包到處找老師,提升學生的水平,錢是花了不少,但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
2022年,縣文化館得知徐年喜對于漢戲傳承的執(zhí)著和他出錢出力不圖回報的義舉,被他深深感動。于是把“漢戲”傳承納入“非遺進校園”活動中,并將龍?zhí)逗訚h劇團發(fā)展成為文化館的館辦文藝團隊,建立長期免費培訓機制,制定學習計劃,定期組織老戲骨、漢戲演員、聲樂專干等專業(yè)力量,對龍?zhí)逗渔?zhèn)漢劇團的學生進行指導培訓,為他們搭建展示平臺,讓學生們有更多的展現(xiàn)機會和方式。
2023年7月,65歲的漢劇科班出身教授李安健偶遇徐年喜。他曾在湖南省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戲劇系、舞蹈系任教多年,也被徐年喜的大義所感動,取消了原本返回長沙的計劃,一頭扎進龍?zhí)逗訚h劇團,義無反顧地為學員們免費培訓。在炎炎夏日中,李教授頂著熱浪,每天汗?jié)?套衣衫,一個一個糾正學員動作,指導動作要領,并輔導排演了一出戲曲片段,得知漢劇團資金困難,學員沒有合適的練功服,又自費為每位學員添置了一套服裝。
徐年喜對漢戲有著強烈的執(zhí)著,把家鄉(xiāng)的戲曲文化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是他的心愿。他常說:“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我們自己的文化,要對它有自信。”徐年喜堅持不收學費,減輕農(nóng)村學子的家庭負擔,每年自己都要籌措20多萬元資金,用于漢戲傳承開支,幫扶困難學生,讓學生能夠?qū)W到更多的技藝。
左肺已部分切除的徐年喜,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一個又一個持續(xù)接力非遺傳承力量。他也得到學生們的敬愛,每次訓練休息時,學生們都拿著手中的扇子為他散熱,希望能夠減輕他的不適。
徐年喜的堅持,讓學員們學到本領,愛上漢戲;縣文化館的持續(xù)幫扶,讓學員們感受到更多關心,開闊視野;李安健教授的指導,讓學員們表演更加規(guī)范,有了更好的精氣神……龍?zhí)逗訚h劇團在相關部門幫扶指導下和愛心人士關心關愛下,不斷發(fā)展升華,傳承越來越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