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要聞 >

多款APP違規(guī)被點名 掌閱、起點讀書在列

信息時報 | 2019-07-22 09:23:32

日前,由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等相關部門共同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fā)布《關于督促40款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的App運營者盡快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包括宜人貸、拉卡拉等40款App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問題,且未公開有效聯系方式,敦促整改。平臺濫采用戶個人信息屢禁不止,有信息安全專家建議,應對此類違規(guī)情況加大處罰力度。

多款常用APP被敦促整改

《通知》指出,根據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對網民舉報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進行評估。經評估發(fā)現,有40款App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問題,且未公開有效聯系方式。

記者從名單中發(fā)現,被要求整改的40款App涉及多個領域,包括互聯網信貸平臺宜人貸、拉卡拉,電商類云集,電子閱讀類掌閱、起點讀書,生活服務類墨跡天氣等。記者采訪當中幾個涉事App,均表示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要求進行整改。

根據《通知》要求,相關App運營者于本通知發(fā)布之日起10日內聯系工作組,領取整改通知,于本通知發(fā)布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并向工作組提交整改報告,逾期未領取整改通知或未完成整改的,工作組將建議相關部門予以處置。

為何眾多App均熱衷收集用戶信息?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聯網營銷人士向記者透露,在企業(yè)層面,獲取用戶數據目的是借助大數據分析的力量,精準匹配投放商業(yè)廣告,這是互聯網公司的一條重要“財路”。就算不用于廣告,用于自身業(yè)務發(fā)展也有好處。

平臺濫采個人資料防不勝防

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企業(yè)過度收集用戶資料的情況可謂“層出不窮”,部分APP在靜默狀態(tài)下竟然會悄悄啟動麥克風、攝像頭持續(xù)采集用戶音視頻數據。還有APP被發(fā)現長期在后臺悄悄記錄用戶的通話記錄、短信、通訊錄、位置信息等,并上傳到自身企業(yè)的服務器。更甚者,通過視頻拍攝也可做人臉收集,確實讓用戶防不勝防。

“企業(yè)或許是為了保留用戶數據,方便大數據分析用戶需求,但企業(yè)又能不能保證用戶的數據安全呢?萬一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受害的是我們普通用戶。”白領雷小姐認為,如今App在采集用戶數據方面“不講道理”:輸入法App、電子閱讀App居然要求獲取地理位置。

更有市民因為平臺濫采個人資料而影響到個人生活。不久前,嚴先生下載了一款貸款App,想要成功貸款必須讀取嚴先生通訊錄上所有信息。于是,嚴先生將手機通訊錄資料權限開放給借貸平臺。后來,嚴先生出現逾期還款情況,首先被騷擾的就是通訊錄上常用聯系人。李女士曾經是嚴先生的同事,她向記者吐槽,“我和嚴先生并不熟,卻僅因為是他的‘通訊錄好友’,就被幾次催債電話騷擾。”

專家建議重罰違規(guī)企業(yè)

據悉,今年1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fā)布《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決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今年3月初,工作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和舉報專用郵箱,方便廣大用戶積極舉報App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

從投訴情況可見,用戶對APP隱私協(xié)議舉報最多的,除了“自動默認勾選視為同意”和“不同意不能使用APP”外,在隱私條例里設置霸王條款或者偷換概念內容來惡意規(guī)避法律責任,也是其中之一。記者體驗后發(fā)現,無論安卓系統(tǒng)還是iOS系統(tǒng)手機,在新下載App后,相關應用都會先征得用戶同意再讀取用戶資料,但如果用戶拒絕App的讀取要求,則很可能無法完整使用該App。

國內互聯網安全企業(yè)奇安信總裁吳云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數據時代,不少企業(yè)本著“不管有用沒用,多收集一點總沒壞處”的心態(tài),濫采用戶信息和資料。吳云坤認為,手機App開發(fā)商應該更公開透明向用戶展示數據收集的情況,“提醒用戶即將要收集他的哪些數據,收集的用戶數據做什么用途,定期向用戶推送相關數據使用情況,這些都有必要讓用戶知道。”吳云坤還認為,應該加重對違規(guī)收集用戶數據的公司進行處罰。此外,用戶想要避開App“竊取”資料,需要每次下載App時看清條款,如發(fā)現有“霸王”條款應該對其進行舉報。

  • 標簽:APP違規(guī),被點名

相關推薦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