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讓暖心司法“無礙”更有愛 烏海“法院+殘聯”為殘疾人提供全面精準司法保護
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法院持續(xù)加強與烏海殘聯的溝通協(xié)作,著力打造“法院+殘聯”護殘助殘模式,為殘疾人群體提供更全面、精準的司法保障。
“多虧你們,我們才能順利立案,太謝謝了!”
近日,兩鬢斑白的王大爺在法院門口緊緊握著烏海市海勃灣區(qū)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張婷的手激動地說。
不久前,一位雙目緊閉的大姐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相互攙扶緩緩走進海勃灣區(qū)法院立案大廳,蹣跚的身影引起正在值班的張婷注意。
她立即上前,相繼將兩人攙扶坐下,主動問詢情況。原來,這二人是父女,父親王大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女兒王女士則是視力障礙人士,因民事糾紛來法院立案。二人不懂立案流程,也不會寫訴狀,只好互相攙扶著來法院尋求幫助。
得知此情況后,張婷和導訴員房旭以及立案庭干警當即將二人帶到訴訟服務中心的助殘窗口,房旭耐心詳細講解立案流程及所需材料,張婷將須知條款念給他們聽,并為他們取來立案大廳配備的老花鏡。
干警手把手引導二人簽名、按手印,指導他們填寫立案需要的訴狀等材料。最終,在法院干警細心周到的服務下,兩位當事人順利遞交立案材料,完成立案流程。
“王大爺、王姐,你們案子前期的流程已經完成,后續(xù)我們會及時通知您二位。”張婷將兩位當事人攙扶著送到法院門口,細心交代。
類似的場景在烏海法院并不鮮見。長期以來,烏海法院高度重視殘疾人訴訟權益保障,協(xié)調市殘聯為有需要的當事人聯系專業(yè)人士提供盲文、手語翻譯等訴訟輔助服務,切實便利殘疾人參與訴訟。
在訴訟服務中心,法院設立特殊人群“綠色通道”,針對來院的當事人,主動詢問、接待,解答各類訴訟程序咨詢,對現場能夠自主辦理訴訟事項的,引導至“綠色服務窗口”;不能自主辦理的,安排專人提供代辦、幫辦“一對一”服務。
“謝謝同志,我們年紀大了行動不便,辛苦你們還把材料送過來!”收到法院干警送上門的材料時,案件原告感激地說。
在審核一起欠款糾紛立案材料時,法院干警意識到該案件并不涉及復雜的法律關系和情感糾葛,調解可能性很大,且原告是一位腿腳不便的殘疾人,干警立刻撥通被告電話。
干警詢問了雙方糾紛產生的過程,耐心說明被告應承擔的責任,最終被告表示將積極與原告聯系并盡快返還欠款。原告收到欠款后,電話聯系立案大廳干警表達感謝:“真是太謝謝你們了,欠款我已經收到,沒想到在材料審核階段糾紛就能解決,我不告了。”
考慮到原告年事已高且不便出行,為減輕當事人訟累,干警利用下班時間,驅車30分鐘到原告家中退還訴訟材料。
近年來,烏海法院堅持從司法關愛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全方位保障特殊群體訴訟權利,對涉殘疾人案件實行優(yōu)先立案、快速立案,將司法人文關懷融入辦案全流程、各環(huán)節(jié)。
針對部分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烏海法院主動把司法服務“送上門”,提供電話咨詢、預約上門立案等貼心服務,由法官上門立案、調解、開庭,真正做到把服務送上門,確保特殊群體同樣可以享受便捷、高效、快速的訴訟服務體驗。
為保障特殊群體平等、便捷參與訴訟活動,烏海法院邀請市殘聯為法院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供協(xié)助和支持。在立案大廳、安檢大廳外建設便于殘疾人及其車輛上下的坡道;在訴訟服務中心配備老花鏡、輪椅、血壓計、急救箱等物件,讓特殊群體享受到便捷高效、充滿溫情的司法服務。
據介紹,烏海市兩級法院將不斷深化“法院+殘聯”模式,優(yōu)化服務窗口,完善助殘設施,將“如我在訴”理念融入“無障礙訴訟服務”全過程,切實以更貼心、更優(yōu)質的“無障礙訴訟服務”保障殘障人士合法權益,以司法溫情守護“特別的你”,讓暖心司法“無礙”更有愛。( 史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