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紀錄片《人生一串》第二季在B站收官。
這部紀錄片播出一個月,超過5000萬的點擊量、8.6分的豆瓣評分、9.7分的B站評分、滿屏的“多謝款待”都足以證明,面對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第二季經(jīng)受住了“烤”驗,又火了。
收獲
導演閉關(guān)修煉變胖子
文案直接被店面引用
兩季《人生一串》在總導演陳英杰和撰稿兼分集導演張岳明身上留下了不同的痕跡。陳英杰胖了又瘦,關(guān)在小黑屋里琢磨第一季文案時,他在短短的幾天內(nèi)胖了十幾斤,一看就讓人覺得是個燒烤攤上刷夜的老饕。到了第二季收工,他又瘦了回去,他說這是樓下健身房的功勞。“不能再胖了,再那么干下去,我估計就要告別職業(yè)生涯了。”
張岳明的體重曲線則是一路上揚,陳英杰剛見他時是在2016年年底,那時候小伙兒“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可是兩季《人生一串》練下來,型男變成了胖子,連帶文案也寫得肉感十足又歡樂得飛起。
《人生一串》是這么描述彎蔥的:“在老湯里調(diào)味?不,不!彎蔥已經(jīng)厭倦了匪兵乙這種龍?zhí)捉巧绱伺既挥置凶⒍?,對彎蔥和肥腸來說,這是它們要抓住味蕾、扼住命運、成為主角始料未及的相逢。”
讓兩位導演非常得意的是,兩季中的文案現(xiàn)在被很多燒烤店引用。張岳明曾在主打老北京口味的一家北京串店看到墻上寫著:“吃我們家的串,心里的那點冰碴子都化了。”有的燒烤店菜單還模仿第一季的分集:“無肉不歡”全是肉串,“來點解藥”全是素菜。
這種寫稿風格始于《人生一串》第一季拍攝前的調(diào)研,當時兩人分別為《人生一串》的公眾號寫稿,每篇2000到3000字,記錄燒烤店的特色以及老板們的故事。
選店
拒絕過強的商業(yè)訴求
味道之外還有兩個標準
到了第二季,《人生一串》成了金字招牌。陳英杰收到了很多毛遂自薦的店鋪,但無一例外,都被他拒絕了。“商業(yè)訴求過于強的話,首先我們就是排斥的。另外就是,這樣的人很容易在鏡頭面前表現(xiàn)出種種不自然,這違背了紀錄片的真實性。”
到底什么樣的店才能入《人生一串》的法眼?味道之外,攝制組還有兩個標準:
第一,氣氛。張岳明以鐵嶺舉例,開始選出了9家,一路吃下來味道都不錯,但最后入選的只有第9家,因為前8家裝修都很時尚,只有第9家,鋪著大炕,食客進門上炕,喝著酒擼著串,才有地方特色。
第二,老板。拍沈陽的烤雞架,張岳明備選了兩家店。兩家店考察下來,張岳明覺得還是對斌哥家的店有感覺。“我看當時他發(fā)的兩條朋友圈,一條是下雨天,斌哥頂著一個小鐵盆自拍,配文是:‘老天,你就玩我吧!’另一條是斌哥回家路上,一條流浪狗一直跟著他,直到上樓。”張岳明微信里加了很多燒烤店老板,很多老板的朋友圈只是廣告,“今天大酬賓、明天打折這樣的消息”,張岳明覺得那是買賣,不是人生,而斌哥屬于對人生有標準的人。
情義
兩季建了倆老板群
有時切磋燒烤業(yè)務
兩季《人生一串》改變了許多燒烤店的命運,第一季的店普遍生意好了,有的小攤變店面了,有的則是小店變大店了,茄子妹還有了孩子。第二季把這些變化剪進了片頭,給惦記他們的觀眾一個交代。
實際上,兩季《人生一串》的拍攝中,攝制組和燒烤店老板之間一直沒斷了聯(lián)系。他們還各自組建了一個微信群,第一季的老板群叫“人生一串兄弟連”,第二季則叫“串2主角集中營”。陳英杰曾試圖讓兩個群合并,結(jié)果誰都不答應。“第一季說不行,我們第一季的要在一起,他們(第二季)在一起。其實老板們都沒見過面,只是在屏幕上、在影像里相遇了,但是現(xiàn)在他們感覺自己是一個團體,大家很熟悉一樣。”
兩個群也保持了燒烤店的本色,白天沒人互動,大家都是晚上精神。“比如說誰的節(jié)目播了,尤其在播出期間就互相聊一聊。有的烤特殊的某種食材,他們還互相交流一下,用的什么手法,選的什么辣椒。”到后來,聊業(yè)務的都改成私聊了,大群主要是老板們發(fā)個小紅包,給自己或者親戚拉個票用。沒錯,這很符合中國人的日常。(文/本報記者 祖薇 實習生 宋豆豆 統(tǒng)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