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全球熱推薦:豐樂亭游春古詩的意思 全文賞析

2022-11-14 15:21:32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三)

宋-歐陽修


(相關資料圖)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注 釋

紅樹:此處指開滿紅花之樹。

長郊:開闊平遠的郊外。

詩詞簡析

此首是《豐樂亭游春三首》之三,如果說第一首傳達了歐陽修自己的愛春惜春之情,那么這首則傳達了游人共同的愛春惜春之情,我們來看一下。

“紅樹青山日欲斜?!?/p>

紅花滿樹,青青山峰,日輪西斜,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這里要注意“紅樹青山”,因為這兩個詞連用,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秋日景色,比如唐許渾的“紅葉青山水急流”,就是典型的寫秋筆法,然而這里描寫的是暮春,所以只能理解為尚還掛滿紅花的樹。

“長郊草色綠無涯?!?/p>

放眼向郊外望去,平野開闊,無邊無涯,滿覆著春草。人眼與綠色最為相得,所以處在這綠的海洋,人是一種想放飛的心情。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游人也不管春是否即將老去,因為地上有瓣瓣落花,走在其間,一不小心就會踩上一片兩片,依舊往來不絕,戀戀不舍的在亭前、亭后、亭左、亭右欣賞殘春的風光,全然忘記了時間的存在,因為正如第一句所言,此時已經(jīng)紅日西墜,天將入暮,他們可還有很長的一段山路走,這才能返回山下自己的家呢。

有的版本把“游人不管春將老”寫成“游人不管春將盡”,這就不是詩家的態(tài)度,而有些不大懂詩了。因為“盡”是個程度副詞,只能說明春快要過完了,卻很難引發(fā)我們的聯(lián)想和感情投入,相反,“老”則是一個擬人的詞匯,這個詞一用,游人眼中的春,便像極了一個人的人生,它從咿呀學語走來,也曾有過天真爛漫的童年,然后是青春的理想和激情,最后直到變成蒼顏白發(fā)的老年,正因為去日無多,所以眼前的一切便彌足珍貴,所以游人才會不管不顧,而寧愿盡可能的再多陪春一會。

當然第四句的“踏落花”,尤其“踏”字,給人的觀感并不甚美好,我初讀此詩時,還以為是太守替腳下的落花惋惜,希望游人的腳步能放輕點,后來熟讀了幾遍,這才弄清了太守的本意,原來落花的引入,一方面是為了押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說明此時的春已經(jīng)是殘春,而殘春尚且如此多情眷戀,那么游人內(nèi)心對春的愛之深、意之切又何須多言。

好了,說了這么久,太守呢?太守哪去了?太守自然也夾在這游賞殘春的隊伍中,然而太守畢竟又不同于其他人,因為就像太守自己說的: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p>

假如此時的太守并沒有喝醉,那么他一定在“述”他的“文”,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讀到的這首詩。詩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總能將生命的軌跡,記述為一首首小詩,珍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某所殿堂,然后當他老了,再也無力四處走動,打開這所殿堂,那些曾經(jīng)的一切,青春的吶喊,時光的記憶,都會一一走到他的面前,同他握手,與他耳語,詩人,又變年輕了。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四歲而孤,母鄭氏親自教學。天圣八年進士,支持范仲淹慶歷新政,后出知滁州等地。為官清正,關心民生疾苦,喜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等都得到他的賞識和提拔。他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是北宋第一個在詩、詞、散文等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古文學習韓愈,詩則不專注一家,在宋詩革新運動中起了絕大的作用和影響,但其以文為詩的傾向也影響了后來的蘇軾、王安石等人。

作者簡介

歲月如歌,網(wǎng)名原上,古詩詞愛好者,

目前正致力《唐后絕句精選》編選評鑒工作。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