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dǎo)航
觀察家網(wǎng) > 財經(jīng) >

央媒觀豫丨100年,初見驚艷,再見依然

新華社 | 2023-08-25 21:23:06

蓮花綻放

仙鶴引吭

一百年前的今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它們的出土驚動四方

被譽為“青銅時代的絕唱”

1923年8月25日

河南新鄭李家樓一處菜園內(nèi)

伴隨著春秋時期鄭公大墓的意外發(fā)現(xiàn)

眾多珍貴文物出土

其中

一對蓮鶴方壺驚艷眾人

其造型、花紋裝飾及大小幾乎完全一樣

壺,是商周時代酒具的一種

蓮鶴方壺通高117厘米

重128.56斤

是一件巨大的盛酒器

壺體四面各裝飾有一只翼龍

底座兩只卷尾獸勾首顧盼、張口吐舌

似乎傾其全力承托重器

它濃重、莊嚴、雄偉、肅穆

令人心生敬畏

同時

方壺頂部的雙層鏤空蓮瓣舒展盛開

引頸欲鳴的仙鶴振翅欲飛

為這件青銅酒器帶來了

自由、靈動、清新、俊逸

“這無疑是蓮鶴方壺最出彩的部分”

河南博物院研究館員曹漢剛說

一件青銅禮器,兩種風(fēng)格對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自由、百家爭鳴的

時代背景和時代風(fēng)貌躍然于此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說

“鄭國是中原文化南遷和楚地文化北漸的第一驛站

蓮鶴方壺就是中原晉文化和南方荊楚文化

交融碰撞的結(jié)果

既有中原商周青銅器的肅穆威嚴

又有楚地的流動飛揚”

郭沫若曾這樣點評它:

“此鶴初突破上古時代之鴻蒙

正躊躇滿志,睥睨一切

而欲作更高更遠之飛翔”

郭沫若先生最終為其定名為

“蓮鶴方壺”

一朵蓮

一只鶴

組成了它的名字

出土于動蕩年代

它注定身世坎坷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爆發(fā)

在戰(zhàn)爭的硝煙里

以蓮鶴方壺為代表的珍貴文物

輾轉(zhuǎn)多地、顛沛流離

馬蕭林為我們講述了它們的曲折經(jīng)歷:

1937年,為免遭日寇劫掠,蓮鶴方壺等館藏文物被緊急運往武漢;

1938年,在硝煙烽火中,這批文物又被運往重慶;

1950年,河南省文保代表與文化部代表共赴重慶,接收河南存渝古物;

隨后,一件蓮鶴方壺被調(diào)往北京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則收藏在河南博物院,成為河南博物院“鎮(zhèn)院之寶”……

至此,歷經(jīng)戰(zhàn)火、幾經(jīng)輾轉(zhuǎn),國寶安于北京、河南兩地。

今年8月25日

正值蓮鶴方壺出土百年

兩件國寶于河南博物院展廳內(nèi)“線上合體”

裸眼3D技術(shù)讓身處北京、河南兩地的

蓮鶴方壺跨越時空聚首

吸引觀眾駐足凝望

馬蕭林說

我們通過還原文物出土后的百年滄桑

展現(xiàn)文物之美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價值

見證中國文物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與變遷

2000多年前

一對青銅器上的

“展翅”與“盛放”

成為“青銅時代的絕唱”

直至今日

蓮鶴方壺上依舊蓮瓣舒放,鶴鳴九皋

訴說著中華文脈永續(xù)傳承

記者:史林靜 袁月明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wǎng),商業(yè)門戶網(wǎng)站,新聞,專題,財經(jīng),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nèi),健康,產(chǎn)業(yè)資訊,房產(chǎn),體育。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