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將展出月壤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將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昨天(2日)在北京舉行的世博會中國館專題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中國館政府總代表李慶霜介紹,月壤將是中國館向本屆世博會和全球世博觀眾呈現的最珍貴展品,在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樣品的零距離對比展示。
李慶霜介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國參展大阪世博會工作。中國貿促會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以及中宣部、外交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等10個部門成立中國館籌辦工作機制,將于4月13日大阪世博會開園日正式開館。
中國館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會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中國館將圍繞“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fā)展的未來社會”主題,以“天人合一”“綠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為敘事主線,展示5000年中華文明孕育的傳統(tǒng)生態(tài)智慧,展現新時代綠色發(fā)展的理念與成就,展望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美好愿景。
李慶霜介紹,月壤是中國館向世博會和全球世博觀眾呈現的最珍貴展品。中國館將在“生生不息”展區(qū)展示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在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樣品的零距離對比展示。全球觀眾在中國館可通過透鏡裝置觀察月壤獨特結構和兩者細微差異。
中國貿促會展覽管理部(國展局和世博會事務辦公室)部長鄔勝榮介紹,4月13日開館后,中國館將成為首批正式投入運營的外國大型自建館。當天將上演中日友好紀念舞劇《朱鹮》和傳統(tǒng)舞獅表演。7月11日將隆重舉辦中國國家館日活動,邀請中日兩國領導人和各方代表人士出席。
李慶霜介紹,中國貿促會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在中國館全面融入中日友好元素。中國館內,一組名為“青山明月”的木雕作品,刻畫了中日綿延2000多年友好交往歷史中的代表人物、經典場景和感人瞬間,昭示中日各界人士從交融互鑒的歷史積淀中汲取智慧,在共通的文化價值中挖掘動能,繼續(xù)求同存異,面向未來。相信中國館將成為中日加強地方交流,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推動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讓越來越多的兩國民眾相互走近,讓中日關系更有溫度、更暖人心。
有日媒記者提問,中國此次在大阪世博會進行大規(guī)模展出,原因是什么?中方在哪些方面抱有期待?
鄔勝榮表示,經批準,中國貿促會積極組織中國館參展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統(tǒng)籌各方力量,扎實推進中國館各項籌辦工作。希望通過中國館的展示,讓世界更深入地了解真實美好、可愛可敬的中國,也期待在世博舞臺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加強交流互動,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合作,為中日兩國友好交流、互利合作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