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9月首次遞表失效后,近日撈王控股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此次,撈王控股擬將募資凈額主要用于建設(shè)2號中央工廠;在全國與全球開設(shè)新餐廳;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和一般企業(yè)用途。其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和華泰國際。
目前港股已有海底撈、呷哺呷哺兩大火鍋品牌,而七欣天也于今年1月正式遞表,如果彼此進展順利的話,年內(nèi)大家或有望見到四大火鍋品牌于港股“會師”。本期破譯局主要帶您走近撈王控股。
2010年,撈王首家火鍋店于上海開業(yè),此后公司以長三角為核心輻射全國,如今撈王已是國內(nèi)火鍋品牌top4,粵式火鍋品牌top1。從創(chuàng)立之初,撈王就專注于煲湯火鍋領(lǐng)域,主打胡椒豬肚雞湯,口味較為清淡,人均消費在130-150元。目前撈王旗下?lián)碛腥笃放?,分別是“撈王鍋物料理”、迷你火鍋“鍋季”和休閑便餐“撈王心靈肚雞湯”
過去幾年,撈王快速擴張。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撈王凈增加新店數(shù)量為17家、18家和34家;2018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公司所擁有的餐廳數(shù)量達76家、94家、128家,增長率分別為28%、24%、36%。據(jù)其最新招股書,截至2022年3月4日,撈王已在中國內(nèi)地30個城市開設(shè)149間餐廳及在臺北開設(shè)一間餐廳。
然而在高速擴張之際,撈王業(yè)績表現(xiàn)卻不盡如人意。2019年至2021年,撈王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0.95億元、11.25億元和13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7991.5萬元、6744.1萬元和1390萬元,呈現(xiàn)逐年下滑態(tài)勢。對此,撈王解釋稱,主要系疫情影響。另外,撈王近三年的翻臺率分別為3.0次/天、2.5次/天和2.3次/天,遞次下降。
確實,自疫情爆發(fā),整個餐飲業(yè)都受到較大影響。尤其2021年,火鍋頭部品牌紛紛陷入增長失速窘境。海底撈公告2021年度凈虧損人民幣41.61億,由盈轉(zhuǎn)虧;呷哺呷哺公告2021年度虧損約2.93億元,近十年首虧。
在此背景下,撈王“逆勢”沖刺港交所上市,其底氣何在?
在眾多中餐品類中,火鍋仍是最熱門的賽道,排在其后的才是川菜、粵菜等知名地方菜系。畢竟,相對于其他菜系,火鍋更易標準化和快速復制擴張。
另外,與傳統(tǒng)辣口的川式火鍋和多肉的京式火鍋相比,作為粵式火鍋門面的撈王,主打清湯滋補鍋,含有更多海鮮和蔬菜,為口味清淡、不能吃辣的顧客提供了更優(yōu)選項,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其會員年齡在35歲以下者占比超七成。
另據(jù)弗若斯特沙利文數(shù)據(jù),2016年至2020年,粵式火鍋的收入年復合增速達到3.6%,高于川式火鍋2.9%和京式火鍋1.6%的增速,且預計未來粵式火鍋仍保持較高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