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天天觀速訊丨女兒墻為什么叫女兒墻?(女兒墻的由來)

2022-11-24 09:36:11來源:互聯(lián)網  

女兒墻這個名稱在建筑名稱當中屬于一個異類,與其他同類對比像什么框架柱,框架梁,構造柱之類的,都是以功能性命名,但是女兒墻卻不是,其他構件名稱就像是硬漢,女兒墻就是被硬漢保護的女孩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么女兒墻的由來是什么呢?從古至今它又有什么變化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先說一下女兒墻的作用,女兒墻是建筑物屋頂四周圍的矮墻,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依建筑技術規(guī)則規(guī)定,女兒墻被視作欄桿的作用。

除了是保護人員的安全外,并對建筑立面起裝飾作用。在古代女兒墻的作用也是這樣的么?

相傳古代的瓦匠,忙于工作,老婆早年不幸去世,留下一個女兒,爺倆相依為命,有一天在一個大戶人家干活,女兒不幸墜屋身亡。瓦匠傷心欲絕,痛不欲生,為了防止更多的悲劇發(fā)生,之后就在屋頂砌筑一圈矮墻,并且以女兒墻來紀念對自己女兒的思念之情。這是一個很凄美的傳說,但女兒墻的由來歷史上是記載的,他的作用與現(xiàn)在的作用相同么?

唐代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在詩中道: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這里面的女墻,就是女兒墻。

后來,女兒墻又叫"睥(pi)睨(ni)",指城墻頂上的矮墻,建于城墻頂?shù)膬葌?,一般比垛口低,起攔護作用,是在城墻壁上再設的另一道墻,是"城墻壁的女兒也",也就是女兒墻。《古今論》記載:"女墻者,城上小墻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窺人也。"由此可見,女兒墻不僅與窺人有關,而且還另有一個直露的名字,只是"睥睨"一詞太過于癟口,不如"女墻"含蓄,所以后來"女兒墻"的名稱也就由此得出。

關于女兒墻的詩句古代歷史上還有很多,如:李賀的《石城曉》中寫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

在宋代《營造法式》中記載"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指的就是城墻邊上的凸起部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以及《水滸傳》中都有對女兒墻的描述,《三國演義》的第五十一回寫道:只見女墻邊虛所搠旌旗,無人守護。《水滸傳》的第三十一回:這孟州城是個小去處,那土城苦不甚高。就女墻邊,望下先把樸刀虛按下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

這里面的女兒墻明顯也是保護的作用,但是他的主要作用在于冷兵器時代的軍事方面,并且和現(xiàn)在的造型也有了區(qū)別,是修建于城墻頂部,筑于外側的連續(xù)凹凸的齒形矮墻,在反擊敵人來犯時,掩護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來瞭望來犯之敵,下部有通風孔,朋友門可以參照萬里長城上面的墻垛。

普通民眾的生活是越來越安全平穩(wěn),一些大戶人家也在自己家中,做起了女兒墻。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在《閑情偶記·居室部》中寫道:予以私意釋之,此名以內之及肩小墻,……,豈婦人女子之事哉?

這里面的女兒墻作用又有所變化是用來防止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墻。古代女子是不允許出門的,女兒墻隔絕了少女出門,但是不高墻外的景色還是能看到的,可墻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古代少女往往會在一瞥之間,便能一見鐘情,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意中人。之后很多大家閨秀與書生的故事就是從女兒墻開始的。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表述這這種看似死板卻有著豐富意蘊的含蓄之美。

以上是古代詩歌以及文獻對女墻的記載,女兒墻也是有史可尋的。義和團清末的武裝愛國組織,"紅燈照"是其中的由女性組成的分支。當時還有寡婦的"紅燈照",老婦的"青燈照"等分支,一律強調男女平等思想,在反清運動打下了赫赫威名。在攻打天主教堂時,義和團與敵國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教堂主教紀隆為了抵抗義和團,將教堂所有女性剝光了衣服推到陣前。就在義和團將士束手無策之際,"紅燈照"勇敢地沖進教堂,義和團將士隨之而入,攻破了教堂。"紅燈照"沖進城內,登上德勝門。此刻"紅燈照"的女戰(zhàn)士見這矮人一等的"女兒墻",大怒,眼見就要拆墻。紅燈照的林大姐即可攔住,道:"我們每個人搬幾塊磚,運幾袋灰,把女兒墻加高,豈不是更好"?"大家贊同。于是,一桿大紅旗在城樓上迎風飄揚,上書"奪回奉天城,加高女兒墻"十個大字。

女兒墻古代從女墻轉變成現(xiàn)在的女兒墻,作用也是根據(jù)時代的需求有所改變,從抵御外敵到保護民眾的人生安全,也代表這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盛。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