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3月16日晚間,指南針披露多份公告,內容指向網信證券資產重整,距其拿下券商牌照再進一步。
依據《重整計劃草案》,聯(lián)合創(chuàng)業(yè)集團、盛京金控及恒信租賃作為網信證券原股東在網信證券中的出資人權益將調整為零,指南針將投入15億元重整投資款用于網信證券債務清償,并取得重整后網信證券100%股權。
不過,截至報告書摘要出具之日,上述《重整計劃草案》尚需債權人會議等表決通過,并待沈陽中院裁定批準。網信證券重整計劃執(zhí)行完畢后,公司將持有重整后網信證券100%股權。
更早前,2月11日,指南針披露了《關于參與網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破產重整投資人招募的進展公告》,內容顯示,指南針于2月10日收到被確定為網信證券重整投資人的通知。若之后指南針與網信證券債權人就破產重整方案達成一致并經法院裁定批準,網信證券將會成為指南針的控股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指南針品牌創(chuàng)建于1997年,公司則成立于2001年,總部設在北京,一直專注于證券分析和證券信息服務,2019年登陸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指南針主營業(yè)務包括金融信息服務、廣告服務和保險經紀等三大類,不過金融信息服務權重最高,在2021年的營收占比中超過92%。
通過并購獲取券商牌照,指南針并非“第一個吃螃蟹”,“前輩”還有東方財富。
2015年以前,東方財富也僅有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yè)務、金融數據服務和廣告服務三大主營業(yè)務。2015年2月,東方財富與宇通集團簽署了擬購買宇通集團持有的西藏同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同信證券”)70%股份的意向書,隨著該事項落地,同信證券成為東方財富的控股子公司,東方財富也借此獲得了證券牌照。
此后,東方財富業(yè)績大幅攀升。截至2020年度,東方財富實現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2.39億元和47.78億元,較2015年度年復合增長分別達23.00%和20.91%。二級市場上,東方財富股價更是狂飆突進,其在2015年4月復牌后,先是連續(xù)走出11個漲停板,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里股價最大區(qū)間漲幅超過250%;2020年下半年,東方財富股價再度大幅拉升,最高漲至39.35元/股,總市值超過4300億元,超過同期的“券商一哥”中信證券,成長為投資者眼中的“券茅”。
指南針此舉或在“復制”東方財富的成長路徑,也難怪有樂觀預期認為,如果指南針成功整合網信證券,將會成為下一個“券茅”。
不過和當初東方財富并購同信證券屬“”資產不同的是,指南針并購標的網信證券處于破產重整中。截至2020年底,網信證券的賬面資產總額為7.03億元,負債總額為42.80億元。簡單測算一下,網信證券的凈負債達35.77億元。若指南針將網信證券收入囊中,首先需要直面的就是這筆高企的債務。另據指南針公告,公司本身現金流或并不富裕,截至2021年底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16.00億元,與網信證券的凈負債有較大差距。
再回到這筆并購本身,指南針15億拿下網信證券100%股權,到底虧不虧?
根據網信證券管理人提供的資料,截至2021年7月16日(重整受理日),網信證券資產總額為8.98億元,以重整受理日為基準日網信證券全部資產清算價值為3.04億元。不過由于網信證券近年來一直處于非正常經營狀態(tài),歷史財務數據或無法反應公司真實價值,在綜合考慮指南針與網信證券的業(yè)務協(xié)同、客戶轉化、業(yè)務重構等因素后,根據北方亞事以2021年12月31日作為估值基準日對網信證券全部股東權益出具的《估值報告》網信證券100%股權的估值為18.23億元。以此看,指南針或至少“微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