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熱點聚焦:苗族傳統(tǒng)刺繡傳承人韋祖英——一針一線 指尖生“花”(工匠絕活)

2023-03-22 16:28:18來源:人民日報  

【絕活看點】

韋祖英,貴州從江人,6歲學習苗繡,潛心鉆研30余載。她熟練掌握傳統(tǒng)刺繡技藝,善于從生活場景中汲取創(chuàng)作素材,通過一雙巧手,創(chuàng)作出活靈活現的作品。她還自主創(chuàng)業(yè),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眼前這雙刺繡的手,讓人印象深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于常人而言,一般均為手掌起繭,但這雙手不同,連指尖都有老繭,戳上去還硬邦邦的,何以如此?“繡了30多年,針可沒白拿!”標準的普通話脫口而出,記者的思緒瞬間被拉了回來。

說話的人叫韋祖英(見上圖,右,吳德軍攝),只見她頭戴銀飾,身著齊膝百褶裙,輔以圍腰束之,衣領、褲腳搭配鮮亮繡片。打量一番后,記者不禁疑惑,“明明年紀不大,咋有這么多年刺繡經驗?”

其實,韋祖英是個“年輕的老繡娘”。位于貴州省從江縣斗里鎮(zhèn)的馬安村,是典型的苗族村落。成長于此的韋祖英,6歲便跟隨母親學習苗繡。“貴州不同地方的苗繡風格有所差別。我們這里的刺繡,最講究構圖、用色、針法。”話音剛落,韋祖英隨手拿起一個紙片,即興演示起來。

只見剪刀沿邊緣切入,時而蜿蜒迂回,時而長驅直入,沒出兩分鐘,唰唰聲戛然而止,刀線形成閉環(huán),一對白色鴛鴦躍然紙上。最難的構圖部分,卻在轉瞬之間一氣呵成。

“構圖是苗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雖然設計元素簡單,但學起來一點不輕松?!表f祖英介紹,苗繡圖案主要由魚、蝴蝶、鴛鴦、花草等組成,這些元素均來源于生活。構圖的過程,就是琢磨有效組合、搭配協調的過程?!按笮∠嗤膬蓧K繡片,上面都有鴛鴦,仔細比較就會發(fā)現,它們的大小、位置、動作、顏色各不相同,但看著很協調,這就是設計的功力?!表f祖英說。

按照正常流程,繡娘要先把圖案設計好,然后再剪下來,但韋祖英卻能同步進行?!皥D案來源很豐富,去山里干活,發(fā)現朵朵盛開的花;到河邊遛彎,看見魚兒吐泡泡……生活場景就是創(chuàng)作的好素材。”韋祖英說。

將剪好的紙片貼于繡布,韋祖英開始穿針引線。針線飛舞間,形象立體起來,伴隨著各色線條的使用,圖案立即變得活靈活現。待繡完最后一針,整體輪廓如流水般光滑,栩栩如生。

韋祖英透露,個中訣竅在于針法。“拿針的方式、針數的多少、針線的松緊、排針的整齊,各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剛接觸的時候,韋祖英連針都拿不穩(wěn),往往沒繡幾針,手指便酸痛不已。

慶幸的是,韋祖英從未放棄,哪怕指尖都磨出繭子。“以前,不管是平時干活的便裝,還是重大節(jié)日的盛裝,都要一針一線自己繡?!钡绞龤q時,韋祖英就能獨自繡出整套便服;又過幾年,她便能獨自完成一套盛裝。

“每段繡活,繡的時候都得疏密一致,排列整齊?!表f祖英解釋,為什么有的繡片容易起毛?因為拉線的時候沒把握好力度,“一根針線由幾根細線組成,線本身就細,吃不住多少力氣,稍不留神就容易拉斷,自然起毛無光。”

自打拿起針線,韋祖英再沒放下。從學習世代傳承的刺繡技藝,到發(fā)展成產業(yè),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2008年,韋祖英決定創(chuàng)業(yè),在老家辦起家庭小作坊;2014年,她成立苗繡專業(yè)合作社,帶動600余名婦女就業(yè);2019年,她又建起扶貧車間,吸納210名搬遷群眾就業(yè)。

“希望能把苗繡發(fā)揚光大,帶動更多群眾就業(yè),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受韋祖英影響,每天晚上,她上小學的女兒也學習刺繡,“那雙小手拿著針線,有板有眼地繡著,咋也看不夠?!?/p>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