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huán)球頭條:走近院士 | 施蘊渝:求索生命系統(tǒng)的奧秘

2022-09-01 19:48:20來源:安徽日報  

施蘊渝院士是我國結構生物學的開拓者。


(資料圖)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包含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機器及糖類、脂類等小分子物質。其中,蛋白質由20種不同的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鏈構成,多肽鏈折疊盤旋形成復雜、精美的三維結構,蛋白質的功能與其三維結構密切相關。結構生物學就是研究蛋白質三維結構的學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蘊渝今年剛好80歲,她精神矍鑠、思維縝密,用很快的語速解釋基本概念,“科學小白”稍微分神就跟不上節(jié)奏。

結構生物學也叫分子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化學,以及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的原理、方法來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施蘊渝院士雖然已是80歲的高齡,但仍然每天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

“中國科大在建校初期是為‘兩彈一星’培養(yǎng)人才的,幾乎每個系都與之相關。生物物理系也不例外,比如原子彈爆炸需要放射生物學,載人航天進入太空需要宇宙生物學。”施蘊渝是中國科大生物物理系建系初期的學生。生物物理是世界前沿的交叉學科,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培養(yǎng)急需的專業(yè)人才。

施蘊渝院士的研究團隊將使用核磁共振實驗研究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系統(tǒng)方法引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65年畢業(yè)后,施蘊渝被分配到原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工作,1970年起到中國科大任教,至今已52年。上世紀70年代末,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她遠赴意大利進修。當時,國外科學家開始用核磁共振波譜開展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利用計算機進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施蘊渝得以接觸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儀器設備,也就在此時將結構生物學、計算生物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實驗室里,施蘊渝院士在認真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

上世紀80年代初,經過2年國外進修,施蘊渝歸國回到中國科大。她根據國際生命科學發(fā)展趨勢,結合學校學生數理基礎扎實的特點,邀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梁棟才院士來校為本科生開設蛋白質晶體學課程,同時自己為學生開設生物大分子分子動力學模擬以及生物核磁共振波譜學課程。在國內完全空白的條件下,施蘊渝在中國科大領導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結構生物學教學體系。隨后,她又在中國科大建立了計算生物學實驗室、三維核磁共振波譜實驗室,在國內率先用多維核磁共振波譜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和現(xiàn)在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不一樣,我們那個年代的畢業(yè)生大多是工作或出國后才接觸到科學研究課題。不能說我們是國際上的學科帶頭人,但是我們確實是國內這方面的學科帶頭人。”施蘊渝謙遜地說。

施蘊渝院士的研究團隊長期深耕結構生物學方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進入20世紀90年代,黨和國家將“科教興國”作為宏偉目標和發(fā)展戰(zhàn)略,對科學和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中國科大加快發(fā)展步伐,于1998年正式成立生命科學學院,施蘊渝擔任第一任院長。她把引進人才作為第一要務,從海內外引進來田志剛、吳緬、姚雪彪、向成斌、孫寶林等一批杰出青年才俊,拓展新的學科生長點,同時在學校支持下領導建設生命科學學院新樓,建立了生命科學公共實驗中心,大大改善學院師生的實驗條件。短短幾年,生命科學學院由小而大變強,取得一批國內外先進的科研成果,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施蘊渝院士在無膜細胞器與細胞動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核磁平臺與科研骨干探討技術難題。

“學校、學院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密不可分。”施蘊渝以自己幾十年的經歷為例說道,學校、學院的發(fā)展與教育部“985”“211”學科建設,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實施,以及一系列人才引進計劃密切相關。“現(xiàn)在我們國家經濟實力迅速增長,合肥城市面貌也日益現(xiàn)代化,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和良好的條件,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優(yōu)秀人才回到祖國、來到科大?!?/p>

每天早晨,施蘊渝院士都會去操場快走鍛煉身體。

每天早上,施蘊渝都會鍛煉四五十分鐘,繞操場走路、做操,年輕人需要小跑才能跟上她矯健的步伐。雖然已到耄耋之年,施蘊渝依然在科學研究的前沿不斷探索前行,熱愛與學生一起探討新知,正在學習與關注衰老與退行性疾病相關的分子細胞機理及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以及生物大分子凝聚體,生物相分離、相變。

每天,施蘊渝院士騎車穿行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

“當代生命科學正在與人工智能結合,預測蛋白質結構;與醫(yī)學結合,攻克疑難病癥。我們要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不斷探索生命的奧秘。”施蘊渝說,“我最為高興的是看見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yī)學部在一批年輕的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越辦越好。中國科學走到世界前列是幾代科學家的夢想,中國的未來、中國科大的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身上?!?/p>

院士名片

施蘊渝,1942年生于重慶,生物物理學與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早年主要從事生物大分子分子動力學模擬及與蛋白質分子設計及藥物設計有關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學的研究,近年主要用結構生物學方法(核磁共振波譜學和結晶學)研究基因表達調控(特別是表觀遺傳調控)與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理,有諸多創(chuàng)新性成就。曾擔任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在中國科大率先成立計算生物學實驗室,建立蛋白質核磁共振實驗研究的系統(tǒng)方法。作為項目負責人領導中國科學院結構基因組計劃,建立結構基因組研究平臺。相關研究成果先后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80余篇,他引4000余次。2002年—2012年任教育部生物學與生物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榮獲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獎、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貝時璋杰出貢獻獎。

來源/安徽日報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